□ 记者 徐荔
有些人的18岁,是走过“独木桥”后的灿烂在六月;
有些人的18岁,是猛然一头栽入社会后的似懂非懂;
而他的18岁,却是一记重锤,敲碎了他无知无畏、浑浑噩噩的人生……
吓吓别人就能拿到钱?
“00后”、18岁,因为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2019年,当吴海(化名)到四岔河监狱一监区服刑时,他身上“年轻”的特质就引起了监狱民警的注意。年轻,就有很多可能,也许吴海继续浑浑噩噩,出狱后再次成为不稳定因素,也有可能他可以修正偏差的航向,浪子回头。
民警通过了解吴海过去的经历发现,他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孩子”。吴海出生在东北某地一个村子,初中毕业后,本想报考艺术类学校的他考虑到家里经济条件,选择了一所职校。在职校的经历是吴海回忆起来最荣耀的时光,因为有唱歌特长,吴海担任了校广播站站长,还在校园歌手比赛中屡屡拿奖,这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为自己规划了追求音乐理想的人生路。后来,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过上朋友们口中所谓“城里人”的生活,吴海瞒着父母去夜总会打工。那段经历让他学会了喝酒、摇骰子,见识了光怪陆离的世界并渴望融入其中。
不久,年满18岁的吴海和朋友一起到机会更多、更繁华的大城市上海“挣大钱”,可钱没挣着,频繁的消费挥霍就已经让他入不敷出。而此时,当朋友提出让吴海帮忙,“吓吓别人就能拿到钱”,吴海看在钱和朋友义气的份上,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吴海觉得这是小事一桩,根本没有意识到已经参与到犯罪中。吴海在参与了几次类似“仙人跳”的“局”后,和同伙一起被抓。
法治意识的薄弱,一味讲究义气的“幼稚”让民警为吴海感到惋惜,也由此为他制定了一系列教育矫治措施,尽力纠正他偏航的人生。
揭开噩梦缠身的秘密
总有人说,在监狱最不缺的就是时间。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时间的珍贵。吴海刚服刑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浪费的时间有多可惜,很快接受并适应服刑生活的他空闲时往往无所事事。监区民警王志辉发现后,主动有针对性地帮吴海分析情况,希望他能培养一些积极健康的爱好。在民警的帮助下,吴海每天都安排一段时间背诗、学英语、练字,从一开始的别扭到后来的习惯,竟也有了不小的进步。而他也再次“拾起”对音乐的热爱,在民警的鼓励下不断创作歌曲,在监区活动中发挥特长。
吴海的服刑改造表现看似日益稳定,但民警却总觉得他还有心结。民警发现,吴海会说梦话,有时还大喊大叫,似是做了什么噩梦,但每次提及这个问题,他却总是避而不谈。许是相处时间久了,吴海对民警有了更多信任。2021年,当作为监区心理辅导员的民警冯玉杰再次引导吴海时,吴海终于吐露了梦魇的实情。原来,虽然吴海很受家人宠爱,但小时候因为调皮在学校总是惹事,“老师不喜欢我,同学也排挤我、欺负我,我也是因为这样不喜欢上学。我后来还总是梦到被他们欺负,想大喊、想反抗……”
冯玉杰及时对吴海开展心理疏导,经历两个多小时的倾诉,吴海终于释放了压抑多年的情绪。“自从那次谈话之后,说梦话的情况就少了一些,对于之前的那些经历也逐渐释怀。就像冯队讲的,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能在过去的泥潭中拔不出来。”吴海说。
想回到面朝大海的家
吴海知道犯罪获刑是对他“年轻不懂事”的惩罚,所以他对判罚没有过怨言,也听民警的话补足自己的法律知识短板,认罪悔罪。唯一让他难过的是,这样的自己辜负了家人的期望,让妈妈因为自己老了很多……在一次亲情会见见到从遥远家乡赶来的妈妈和姐姐后,吴海的愧疚感更深,他总想做些什么弥补对家人造成的伤害。在民警的启发下,吴海决定用自己的双手积极主动作为,履行缴纳罚金义务的同时,也为家人存下一笔钱,真正把悔罪赎罪落实到行动上。
因服刑表现良好,符合相关规定,吴海获得过减刑奖励,如今余刑还有两年多。对于自己的未来,吴海有过很多畅想。前两年,他想着出去后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写歌、搞音乐,而最近他的想法又发生了变化:“现在旅游经济很红火,我家靠海,也可以开个民宿,我能在民宿里继续唱歌,也能陪陪父母,帮着照顾家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服刑改造的深入,吴海的想法也越来越成熟,这种成长是民警乐见的。“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把每一个人都改造好是我们的工作理念,我们会从各个角度,想方设法推动服刑人员的改造。但如果服刑人员自己没有踏实改造的自觉性,那么肯定是事倍功半的。”冯玉杰说,“吴海可以说是因法律意识薄弱而犯罪的服刑人员的缩影,许多这样的‘吴海’也让我们意识到普法工作的重要性,与其事后弥补,不如预防在前,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应该在社会上发光发热,而不是在大墙里蹉跎岁月。”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