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投诉调查

人在家中坐 谁在千里之外替我哈啰打车?

平台:初判为“二次放号”将采用技术手段规避

章炜

本文字数:1415

  □  记者  章炜

  通过手机打车并免密支付,让出行变得更加方便。但人在家中坐,突然收到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打车支付信息,这是刘先生遇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事。刘先生近日向《上海法治报》反映称,5月初,自己的支付宝账户被哈啰平台莫名其妙扣除45元车费,而自己当时并未使用哈啰的任何服务。究竟谁在替他下单叫车?为什么可以不经过他本人就直接扣钱?

  并未打车却被无故扣费

  记者从刘先生提供的支付截图上看到,该笔订单是通过哈啰出行免密支付,扣款方为上海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付款方式为支付宝账户余额,支付时间为5月4日中午。

  发现扣款异常后,刘先生立刻联系支付宝,支付宝表示为免密自动扣款,需要联系扣款方哈啰公司。经过对刘先生异常扣款订单的追踪,哈啰发现,叫车下单的是一名在深圳的姓杨的女性用户,打的是顺风车,其手机号与刘先生完全不同。而刘先生表示自己当时身在武汉,最近一年并未去过深圳,且没有深圳的女性朋友,也没有代替别人叫车。另外,刘先生的哈啰软件中并没有该笔订单的任何信息。

  刘先生质疑,他确实在哈啰平台开通了免密支付,但这不能成为平台方面扣款的理由。“一个手机号,一个哈啰账号,一个支付宝账号,三者应该是一一对应的。为什么一个与我毫不相干的账号能扣到我支付宝里面的钱?”

  被莫名扣费后,刘先生几经波折,致电支付平台、手机运营商、哈啰等查证,多方寻求自己被莫名扣款的真相。“发现问题还是出在哈啰这里。”但哈啰出行未给予令刘先生信服的解释。“至今没有弄明白怎么扣的钱,想想就后怕,感觉我自己账户的钱可以随便被人拿去花,平台方面是否有漏洞?”

  哈啰作出解释,仍有疑点

  记者在网络平台看到,刘先生反映的情况并非个例,此类涉及个人隐私及财产安全的漏洞确实让人惊心。有消费者在某投诉平台上反映,今年1月,自己并未打车,却收到哈啰出行从支付宝免密扣款53.4元的消息,“客服解释说是一个注销很久的手机号被人‘二次放号’使用产生的费用。”消费者多方申诉,退款并非易事。

  近日,哈啰公关人士回复记者,接到刘先生投诉后,哈啰方面开展了多日的核查,经过技术方面分析,其原因初步判定为下单人杨女士的手机号被“二次放号”所致。该人士分析,下单人目前所使用的手机号,曾绑定过刘先生的资金账户信息。杨女士成为新机主并激活哈啰账号后,其产生的账单便可以通过该手机号码关联的资金账户进行扣款。

  该人士表示,该笔订单的核查比较复杂,涉及支付宝、通讯运营商等多个平台,客服需要对每一个链条进行确认后才能进行到下一步,目前技术部门对于相关细节还在持续核查中。哈啰方面将对刘先生的该笔支付进行全额退款,并对账户进行剥离处理。哈啰还承诺,将继续对于刘先生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系统核查,确保每一位用户的账户与财产安全。

  记者了解到,此前,有滴滴打车用户也曾遇到过类似情况。一位广州的消费者收到一个远在福建的异地订单,并要求付费约223元。当时滴滴平台检测到该订单的下单手机设备型号和绑定免密支付的手机设备型号不一致,因此触发了免密支付拦截保护,该订单没有通过免密支付扣款,乘客没有实际资金损失。

  记者询问,针对刘先生该笔异常订单,实际下单人的手机账号与绑定免密支付的手机账号不一致,平台为何未检测到异常?系统是否对于下单手机设备型号和之前绑定免密支付的手机设备型号进行过比对?对于这些疑问,哈啰方面表示,平台技术部门会继续完善安全支付系统,采用相关技术手段规避由于“二次放号”带来的漏洞,为客户提供更安全的支付环境。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投诉调查 B08人在家中坐 谁在千里之外替我哈啰打车? 章炜2024-06-04 2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