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多元解纷

村里河道整治要开坝 投放鱼苗全部遭了殃

调解员邀请职能部门进行解释,村民不再阻挠施工

章炜

本文字数:1459

  □  记者  章炜

  2023年7月,施工队在金山区漕泾镇某村进行河道整治作业,多次受到村民老李的阻挠。老李声称施工作业让他刚放进去的鱼苗全遭了殃。施工队表示施工的水域属于公共河道,不存在侵犯老李合法权利的情况。村调委会了解到情况后,立即派调解员介入处置,经双方当事人同意进行调处。

  废弃河道养鱼多年

  2023年7月20日,村调委会调解员联系老李和施工队代表王某进行调解,双方如约来到村人民调解室。老李称,他家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此次施工的河道荒废已久,十几年前,他自己通过改造利用把废弃的河道变成了鱼塘,每年卖鱼补贴家用。如今,他刚刚在水里放了大量的鱼苗,现在施工队一声招呼不打就要开坝。坝一开,他的鱼苗全都要游走了,今年的鱼也没得卖了,这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因此在没有谈妥赔偿的事之前,他坚决不同意施工队开坝。

  施工队代表提出,这条河道不是私人的,他们依法依规施工作业,老李提出的赔偿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施工队没有义务赔付老李的鱼苗损失。而且,老李多次恶意干扰施工,已经影响了整体工作进度。施工队的队员都是按天结算工资的,这部分的损失要由老李承担。

  经过现场查看,调解员心里明白了七八分。他首先劝说老李,其一,这河道不是私人的;其二,河道里放满了各种网片和线条影响了美观;其三,河道整治开坝是造福于民,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不应该阻扰。听了调解员的话,老李答应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是希望能赔偿鱼苗的损失和鱼塘的各种设施。在调解员的说合下,施工方也退让一步,答应了老李的要求。终于,施工队可以继续开坝了。

  村民再次阻扰施工

  不料,第二天,老李突然反悔了,再次阻扰施工。调解员接到施工队的求助后,立即到老李家询问情况。老李一开始支支吾吾不愿意回答,调解员推心置腹地与其交谈,希望老李能够敞开心扉,大家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在调解员的耐心劝解下,老李道出了这一次阻扰施工的原因。原来老李找其他朋友聊天,得知其他河道都没有整治,只有他养鱼占用的这条河道整治了。他越想越憋气,凭什么要动他养鱼的河道?觉得是有人在眼红他。再有,他在河道里养了多年的鱼,下的心血和成本远远超过了谈好的赔偿,老李左思右想,认为自己吃了大亏,所以才反悔了。他声称,开坝到此为止,他要继续在河道内养鱼。

  于是,调解员通过村委会联系到水务站、河长办、综合行政执法队等职能部门,请相关工作人员一道上门劝说。工作人员指出,根据《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的规定,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得设置阻水障碍物。老李私自在河道里放置了各种网片和线条,已经违反了条例规定,应当予以清除。目前正是夏季汛期,老李利用公共河道养鱼的行为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调解员向老李解释,河道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凡有问题的河道都会被整治改造,这件事情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在调解员的多番努力下,老李与施工方再次坐到了一起。当事人一起协商此河道后续赔偿事宜,最终达成一致。施工方按照市场同期价格补偿老李的鱼苗损失,老李不再阻挠河道整治施工作业。终于,河流开坝工作继续推进至顺利结束。

  【调解心得】

  该起案件中,调解员坚持以法治思维说理陈情,寻找调解突破口。一方面,调解员坚持依法调解,解决当事人心中的盲点是化解此起纠纷必不可少的环节,调解员邀请第三方职能部门从法律规定、政策规定等方面进行解释,扭转当事人的观念。另一方面,调解员运用道德教育,对当事人进行感化,通过换位思考赢得当事人的信任。只有使当事人知法、明理、动情,使调解无论是内容和形式,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合乎法律要求,体现道德规范,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多元解纷 B04村里河道整治要开坝 投放鱼苗全部遭了殃 章炜2024-06-18 2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