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法治青春

为反抗父母“操控” 少年盗窃电脑

教育孩子是“抓”还是“放”?法律已给出解答

黄之胤

本文字数:1875

  □  黄之胤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而前一阵上映的电影《抓娃娃》中的父母——马成钢和春兰则坚决、彻底地贯彻了这句话。电影用夸张的喜剧手法诠释了相关主题,也让我们产生共鸣,共鸣孩子的压抑与悲伤,也共鸣父母的不易,于是产生疑问——我们到底该如何“依法”带娃,“科学”养娃?对此,《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已经给出了解答。

  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现实中有许多家长就像影片里的马成钢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输在起跑线”感到担忧,于是无缝衔接报班,不顾孩子的想法强行逼着孩子“卷”到深夜,或是安排各种“爱好”培训,忽略了孩子的个人特质和性格无差别“填鸭”。归根结底,是父母的焦虑无处安放,继而落入“过度控制”的误区。

  笔者所在的奉贤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未小贤”未检团队曾经办理过这样一起案件:小鹏(化名)利用朋友的信任获取朋友家大门密码,此后独自进入朋友家中将一台价值上万元的电脑偷走。这看似是一起普通的盗窃案,但小鹏在接受讯问时的崩溃却让在场所有人触动:“我爸说,为了让我专心学习,家里不买电视也不装电脑。同学们都在讨论的电影、游戏角色我一个都不知道,我都插不上话,我就想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小鹏的父母想用“极简”的生活方式操控儿子,却没想到把儿子的生活挤压到只剩学业后,他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反抗。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未成年人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需要的是成年人的“规划”和“引导”,但绝不是“控制”和“压迫”。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当好引路人,重点是要做好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引领,树立科学教育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摒弃功利化倾向,坚持立德树人,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将孩子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做孩子权益的守护人

  影片中,马继业的日记被拿出来逐字逐句分析,微表情也被放大解读,房屋的角角落落都被安装上了监控,甚至连厕所也没有落下……很多网友将其称作“中国版楚门的世界”。而现实里,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监控、定位等逐渐成为家长关注孩子的手段。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首次以成文法的形式正式规定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并以列举的方式明确了对于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平等保护。这其中传递的理念是:孩子并不属于任何人,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享有尊严和隐私权。

  父母的监护不只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法定的义务。作为监护人,应当运用正确科学的方式来教育、管理和保护孩子,平衡好监护权和隐私权之间的关系。唯有充分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才有可能助力他们心理健康、人格独立、全面发展。

  孩子长大的过程,是我们逐步拉平视角的过程,从凝视到俯视,最终我们要平视我们的孩子;从拥抱到牵手,我们终有一天要学会放手。

  做孩子未来的筑梦人

  电影里,马继业的人生被紧紧绑在一条目的地为“清北大学”的单向道上,稍有偏离,就会被强行拉回,原本成为体育运动员的梦想被扼杀。“未小贤”团队在日常办案中,也看到过类似的情况。有的家长因为自己小时候想弹琴没条件,于是逼迫对钢琴毫无兴趣的女儿每天练琴数小时,最终导致孩子逃课逃学拒绝回家;也有家长因为自己小时候学业不佳,就强迫孩子每门必须考满分,稍不如意棍棒伺候,结果把孩子打进医院,自己触犯刑法。

  电影来源于生活,我们也应当借此自省,所做的一切,究竟是真的“为孩子好”还是为了“完成我自己的梦想”?作为父母究竟应该如何和孩子谈梦想?怎样为孩子树立梦想?

  《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父母要“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家长要保持与孩子的沟通,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重视发掘孩子的潜能,并充分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用积极正向的支持助力孩子的追梦之路。

  影片结尾,一句“你以为是我们操控了你的人生啊,其实你也操控了我们的人生”,道出了很多父母和孩子相互的痛苦,有的父母一生都在等待一句“谢谢”,而他们的孩子一生都在等待一句“对不起”。

  孩子是具有独立思想和情感的个体,他们终将独自面对世界,他们需要爱、尊重、自由和信任。教育真正的核心不是“抓”,是“放”,当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守护人和筑梦人,放下意图控制孩子的想法,放手才能让孩子真正成长。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青春 B01为反抗父母“操控” 少年盗窃电脑 黄之胤2024-08-13 2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