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陈姝楠 通讯员 刘峰
“对方已经骗我多次了,我不会再相信他们,我不同意调解,而且借款中有1000万元是我从别人处凑来的,别人也在催促我尽快归还,请法官尽快判决。”刘樱(化名)做建材生意多年,这次投资失败让她焦急万分。故事还要从这起5000万元标的额的民间借贷纠纷说起……
毕生积蓄借给房企做周转
腾飞公司(化名)是一家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某地产项目中后期突然遭遇资金困难,多方寻求融资均未成功。经多番辗转,腾飞公司的老板联系上了刘樱。
刘樱做建材生意多年,积累了不少财富,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多年的从商经验,让刘樱对风险防控更为谨慎。经双方多次磋商,双方签署了借款协议,约定腾飞公司向刘樱借款5000万元,借款时间为一个月,月利率1.2%。腾飞公司以自己开发的一栋楼房作为抵押,两名外籍股东提供连带保证。这5000万元借款中有1000万元是刘樱从亲朋好友处东拼西凑而来,4000万元自有资金是刘樱的毕生积蓄。
一个月借款期限到了,腾飞公司仅支付了利息,但5000万元的本金一分未还。“刘姐,我们比你还着急,但公司暂时确实存在资金困难,一时间还不出这么多钱。”腾飞公司向刘樱表示还款困难,但可以签订一个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刘樱虽有些担忧,但基于双方之间的信任,便答应了腾飞公司的要求。但很快,这份信任就被“摧毁”了。约定的第一期、第二期……直至到了最后一期,腾飞公司仍未归还1分钱。刘樱斟酌再三,将腾飞公司诉诸法院,要求其归还借款本金5000万元,支付逾期利息,两股东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主张对抵押物行使抵押权。
建立调解基础修复双方信任
第一次庭审中,由于交锋激烈,双方都表示不愿意调解。虽然如此,但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法官认为案件事实已然清晰,调解并非没有可能,但是难度极大。
“我们认可借款事实,但公司经营确实陷入困境,短期内难以归还借款,无法提供具体的还款方案。”腾飞公司道出困境。
法官意识到,被告方并非拒绝调解,只是暂时无法给出方案,而刘樱不同意调解是因为腾飞公司屡次爽约,破坏了双方彼此的信赖基础。法官劝说刘樱,由于借款金额巨大,腾飞公司又陷入了资金危机,胜诉后能否获得清偿确实面临着较大风险。但若通过强制执行拍卖、变卖抵押物,耗时较长且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刘樱的胜诉权益能否兑现或者何时兑现均未可知。经过反复做工作,刘樱意识可能存在的风险,表示愿意调解。
“传统的调解方案是双方就金额、付款时间达成合意,但该案中,涉案标的额巨大,被告确实无法承诺短期实现以现金归还借款。调解工作应另辟蹊径方能柳暗花明。”考虑到腾飞公司名下仍有未出售房屋,法官想到如果刘樱同意解除对其中部分房屋的查封,将房屋顺利变现,那么借款归还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腾飞公司已经将这些房屋作为抵押物,刘樱的债权有一定的保障,这种方案既不会损害原告的利益,也不会给腾飞公司增加新负担。通过反复沟通,耐心地释法明理,双方都同意这个新方案。双方就具体的细节又进行了多次协商,最终达成了由刘樱申请解除对腾飞公司部分房地产的查封,给予腾飞公司一定时间自行出售从而归还借款的调解协议。“感谢法官能够不厌其烦地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促成调解,让公司有了缓冲和回旋的余地。”这样的双赢结果,双方当事人都给出了高度评价。
【调解心得】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高效实质化解纠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降低经济损失,维护、平衡各方主体利益,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