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每逢周末,排队叫号声和宣传广告声能够持续到晚上9点,严重影响老人和孩子的休息。”“我们营业时间是和商场同步的,但用餐软件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投诉差评。”居住在商圈周围,居民的生活有便利,但同时也会因此产生困扰。日前,宝山公安分局罗南派出所巧用“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平安商户联盟”优势,成功化解相关矛盾。
餐饮店铺叫号声影响居民休息
2024年11月以来,有居民向罗南派出所反映称,新开业的中集美兰湖金地广场内的一些餐饮店存在噪音扰民情况,严重影响了居民休息。每到中午和晚上的饭点时段,客人都会在门口排起长队,商家为合理安排就餐秩序,启动了自动叫号系统,随之产生了新的问题。
收到相关反馈,社区民警立即对相关居民进行回访。民警发现,距商圈最近一户居民家的阳台到商圈的直线距离不足300米,家中老人和孩子休息时常常会听到“顾客请用餐”的叫号声,这也成了居民们难以回避的“幸福烦恼”。
为进一步核实情况,罗南派出所社区民警会同环保部门在商圈、居民区选取室内、室外不同点位进行夜间分贝测试,测试结果均超过国家噪音标准。同时,社区民警又会同“平安商户联盟”志愿者对相关网红商户的经营时间、扩音设备等进行了实地查看。
商户签订《拒绝噪声扰民行为承诺书》
此外,社区民警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采取“互换体验”的方式进行矛盾化解的前期准备。一方面,邀请商户代表走进居民区,实地体验噪音的音量、频率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困扰;另一方面,给居民们展示相关网络平台的恶意差评,并会同人民调解员进行普法告知。
在此基础上,派出所牵头律师事务所和司法所举行联席会进行“三所联动”矛盾纠纷调解,从法律层面多维剖析了各方的法律责任和权利义务。
经过多方协调,商户们通过更换叫号机、调整叫号机位置和音量等方式,将噪音影响最大限度控制在商圈范畴内;居民们自觉删除了相关平台的恶意差评,让商铺在网络上的口碑得以恢复。
矛盾的初步化解不代表问题的长久解决。为此,罗南派出所民警带领“平安商户联盟”志愿者进一步开展了走访和巡查,广泛收集商户和居民意见,指导商场与商户签订了《拒绝噪声扰民行为承诺书》,既保留了商圈的烟火气,也为居民区按下了“静音键”。
【案例点评】
罗南派出所第二责任队队长盛晨表示,“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成本最低的方法,看上去简单,实际上在处理过程中要兼顾每一方的情绪和想法,得有“一颗心摆正”的勇气和“一碗水端平”的智慧。在进行调解工作时,话语稍有失当,马上就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同时,民警在调解此类纠纷时,还需要在社区、居委会、商圈物业和司法所之间经常来回“串门”,让信息流通起来,帮助报警人找出纠纷的症结、联系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让大家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聊一聊,为妥善化解矛盾争取机会。
在调解的过程中,民警准确找准矛盾的症结所在,在把握矛盾纠纷的前提下,确立均衡利益的调处方案,防止当事人之间利益失衡。发挥民警理性中立的优势,以平衡利益为基点,主动为当事人寻找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