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声音

“没课上还不放假”?莫忽视教育深层目的

谚路

本文字数:1613

  据报道,广州一些学校考试后还需要过一周才正式放假,而放假前一周正是“假前教育周”,学生需要按正常上学时间回校上课、参加校园活动。对此,多所学校表示“假前教育周”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的好时机,也是学校开展特色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段。

  这样的安排引起不少讨论。有家长提出,学生“没有课上”,学校何不提前放假?也有家长表示,学生若过早放假,会增加双职工家庭的照顾压力。不同的家长表达了不同的想法。

  “没课上就放假”是对教育本质的误解

  一说起学生的假期,家长总是“防火防盗防放假”,为了谁来照看孩子的难题,愁得一个头两个大。悠长的假期,一头是孩子童年的快乐,另一头却是家长无处安放的焦虑。特别是双职工家庭,每逢寒暑假总是叫苦不迭。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带娃,就只能选择托管班,少则几百上千元,多则上万元,质量还良莠不齐。

  还有些一线城市家长,无奈之下选择把孩子送回县城,却不是为了“快乐老家”,而是补课班更有性价比。于是乎,兴趣班、培训班、研学社轮番上阵,“月薪×万撑不起孩子一个假期”的问题,让家长身心俱疲。

  照此来看,“没有课上却不放假”,所谓的“假前教育周”实为学校“官方带娃”的福利。质疑“没课上为什么不放假”的观点,实则是片面地看待教育的目的,导致对教育本质的误解和偏离——教育是为了“传道授业”,但更重要的是“解惑”。教育是为了成才,但更是为了“成人”。如果将学校授课,仅仅看作是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的技能,无疑忽略了教育深层次的价值。

  教育的实践,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如何探索自我和世界,正确看待个体差异和兴趣需求,激发学生在群体生活中的协作力和创造性。具体到“假前教育周”的设计,从报道来看,针对部分家长的质疑,广州多所学校表示,这是开展特色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段,包括文体活动、安全教育讲座等。比如,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小学邀请教官对师生开展国旗护卫队和军体拳训练;再如,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安排了法纪教育营、交通安全营、向阳心理营、新春欢乐营等特色实践活动营,希望学生能在这一周内学有所获。

  对家长而言,假前教育周能让孩子安全地待在学校,不用分心照顾;对学生而言,相比课外班填鸭式授课、托管班圈在室内的约束,在操场上感受云朵微风、参与特色主题活动,与熟悉的小伙伴共同游戏进步,如此假期记忆显然更值得回忆。

  破解众口难调要认真倾听各方声音

  为什么家长对“假前教育周”会有不同的意见?事实上,部分家长是认可这些综合活动的意义的。尤其对双职工家庭来说,“假前教育周”不仅可以让孩子安全呆在学校,还没有过重的学习任务,是一举多得。可对于另一部分家长来说,放假可以省去接送的麻烦,也可让孩子有自己的安排。这种众口难调,无疑是当下教育发展的一大现实。也即,随着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教育资源的富足,家庭对子女教育有着更加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不仅家长有不同的需求,对学校和教师来说,也期待有更大的灵活自主空间。对教师而言,最后一周任务多、工作重,所以一些老师倾向于“鼓励”学生请假,以便让自己能松一口气。但上级部门对“假前教育周”的严格要求,让学校陷入了两难。据媒体报道,多区教育局反映,近三个学期针对“最后一周”学校“鼓励”请假或拒绝请假的投诉都在增多。

  如何破解这种“众口难调”?首先是要凝聚最大的共识,认真倾听家长、学生以及教师的声音。即便教育部门的安排初心是好的,也应该最大程度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学校如果不放假,就应该让家长看到“不上课”却呆在学校里是有意义的。这就要求各方要创设更多有意义的育人活动,来吸引家长和学生。同时,要有灵活的自主空间,既要给学校自主的空间,也要给家长和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而如何不增加教师的额外负担,也该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总之,对“假前教育周”这样的特色举措,如何应对家长的众口难调,还需要相关方面多考量一些。只有把各类因素都纳入考量,方能更好地吸引各方积极参与。

  综合自红星评论、新京报等(谚路  整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声音 A02“没课上还不放假”?莫忽视教育深层目的 谚路2025-01-20 2 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