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3月29日,上海举办第18届“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主题宣传义诊活动。活动上,市卫健委为“上海市儿童早期发展实践基地”授牌,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凝聚医疗卫生、教育、民政、残联及社会各界力量,倡导社会广泛关注和关爱自闭症儿童。
此次授牌的市级儿童早期发展实践基地是位于闵行区的“慧音蓝屋”,记者了解到,这是一个以音乐为主题关爱自闭症儿童等心智障碍群体的公益服务平台,旨在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与社会资源,强化专业支撑、促进家庭广泛参与,为0-6岁儿童及家长提供友好支持,助力家庭健康发展。
据专家介绍,孤独症谱系障碍(也称“自闭症”)是儿童早期发生的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语言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刻板和兴趣狭隘为典型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自闭症儿童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越早发现疾病,越早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社会技能的康复效果越好。
据悉,2023年10月,市卫健委印发《上海市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工作方案(试行)》,将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纳入上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全面开展,整合资源探索构建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康复”服务模式,促进儿童孤独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与民政、教育、残联等部门合作,进一步完善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康复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心理行为干预康复能力,不断满足有需求的儿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科学有效的干预康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