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琛
阿文年过五十,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岁月的风霜早已将他打磨得不再意气风发。因为吸毒,他失去了原本温馨的家庭。那段日子,是阿文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然而,生活总要继续,他必须找到一条出路,一条能够让他重新站起来的路。
在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日子里,阿文痛改前非,决心重新开始。出所后,他回到了家乡。那时,他还不知道,竟然是家乡给了他改变的机会,让他有可能凭着自己的努力重新赢得别人的尊重。
乡村振兴中看到“希望”
回到家乡后,为了生计,阿文尝试过各种工作。他开过面店,卖过早点,开过油炸铺。每天起早贪黑,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无论他多么努力,店铺总是门可罗雀,生意惨淡。每当夜深人静,阿文都会独自坐在店铺的角落,抽着闷烟,思考着未来的方向。在禁毒社工的鼓舞和支持下,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沉沦下去。
就在阿文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政府开始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阿文的家乡,这个原本落后闭塞的小村庄,因为保留了原生态和未被开发过的特点,被选为美丽乡村示范村。一时间,村庄焕发了新的生机。游客们纷纷来到这里,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阿文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和社工一同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个契机,为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
经过深思熟虑,在社工的支持下,阿文决定依托美丽乡村的资源,尝试做一些传统糕点。海棠糕、萝卜丝饼……这些都是许多人童年记忆中的美味。阿文想,如果能把这些传统糕点做好,一定能吸引游客的注意。于是,阿文开始四处搜集传统糕点的制作方法和配方。他拜访了村里的老人,虚心请教;他还跑到周边的城市,品尝各种糕点,寻找灵感。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阿文终于做出了满意的作品。海棠糕香甜可口,外皮酥脆,内里软糯;萝卜丝饼鲜美多汁,咬一口满嘴留香。这些糕点不仅满足了阿文对美味的追求,更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阿文支起摊子,在村子里卖起了这些传统糕点。起初,他只是想着能够维持生计就好。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糕点竟然大受欢迎。游客们品尝过后都赞不绝口,并通过社交平台广为宣传。一时间,阿文的小卖部成了网红打卡地。阿文的糕点生意越来越红火,不再为生计苦恼的同时,他也找回了久违的自信和尊严。他意识到,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
传统糕点里找到“生机”
随着生意的火爆,阿文的小卖部逐渐扩大规模。他租下了村里的一个闲置仓库,将其改造成了一个集制作、销售、展示于一体的糕点工坊。这个工坊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美味的食物,还为村庄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阿文招聘了一些村民,教他们制作糕点,让他们也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阿文还细心地观察到,自己的家乡以种植水稻为特色,这吸引了许多的家长和学校带领同学前来体验种植水稻和割稻子。这似乎也成为了当下家长的热门选择,因为这不仅能让孩子们亲近自然,还能让他们了解农耕文化。阿文想,既然体验种植水稻能吸引这么多游客,那么体验做传统糕点也一定能受到家长、学校和学生的喜欢。于是,阿文开始策划一系列以传统糕点为主题的亲子活动。随着亲子活动的成功举办,阿文的糕点工坊逐渐成为了村庄的一张名片,为村庄带来了更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阿文也迎来了自己新的感情生活,他认识了一个善良温柔的女人。她不仅支持阿文的事业,还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两人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不久之后,他们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阿文和妻子一起经营着糕点工坊,他们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和进步。
阿文深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家乡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他积极参与村庄的公益事业和文化建设活动,为村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阿文相信只要保持着努力和坚持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奇迹和辉煌。
(作者为自强青浦工作站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