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多元解纷

体育课上踢足球,初中生被铲倒致锁骨受伤

一方家长要求高额赔偿,一方认为受伤纯属意外,双方对簿公堂

章炜

本文字数:1060

  □  记者  章炜

  2023年12月,上海奉贤区一所中学的体育课上,初一同班的两位同学在进行足球训练的过程中,其中一位同学使用了滑铲动作,不慎将另一位同学铲倒,导致其锁骨骨折。家长知道后,要求致伤学生家长作出高额赔偿。学校、两方家长经过多次沟通调解,始终没能达成一致意见。受伤同学一家起诉至法院。

  受伤事件发生后,致伤学生的家长认为,自家孩子只是在正常进行体育锻炼,受伤纯属意外,不应该由他们来承担赔偿责任。学校方面,因投保了相关保险,可以弥补受伤同学的部分损失,愿意主动协商解决问题。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奉贤新城人民法庭副庭长陈蓓法官知晓相关情况后,为了更清楚地查明案件事实,在中午休息时段主动到案涉校园展开调查。法官约谈了涉事的两名学生及几名一同训练的同学,了解事发当时的具体情况。在交谈中,致伤学生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向受伤同学表达了歉意,受伤同学也很大度地表示了谅解。陈蓓法官对两个孩子的诚实与担当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

  随后,法官组织各方到庭调解。她当庭对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释法说理。同时,她也提醒致伤学生的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对于学校开展活动时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法官也进行了深入剖析,还对学校购买保险的做法予以了肯定。在她的努力下,经过数小时的调解,三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法官表示,在体育课上开展足球比赛等具有强对抗性的竞技运动,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身体接触和碰撞,遭受人身损害的风险在所难免,中学生对该种风险应有相应认知。但将心比心,作为家长,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伤,不论对方是有意还是无意。同样,家长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正常活动中伤到他人,并被要求承担重责,那会打击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甚至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更不愿意看到学校为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而限制或减少孩子们的体育锻炼,因噎废食。结案后,法院收到了学校的感谢信,依法界定学校责任,让学校能够放心地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和体育运动。

  调解心得

  在全民健身的号召下,家庭和学校均纷纷响应,鼓励中小学生参与到文体活动中。孩子们的运动形式日渐丰富,但也免不了出现些磕磕碰碰,诉讼纠纷随之而来。如何妥善化解因侵权行为引发的孩子、家长与校园之间的矛盾,考验着法官的智慧。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结案从来不是目的,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才是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更好地在文体活动中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从家长、学校到社会等各方主体均应尽到自己的应尽法律义务,孩子们也应当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努力健康成长。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多元解纷 B04体育课上踢足球,初中生被铲倒致锁骨受伤 章炜2025-04-25 2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