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多元解纷

卖了旧车“喜提”新车 免费充电权却保留不了

新能源车销售出尔反尔?调解员:有瑕疵难以认定欺诈

章炜

本文字数:1829

  □  记者  章炜

  近年来,新能源车辆受到消费者青睐,但此类车辆买卖合同造成的纠纷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小王卖出自己的新能源旧车之后,又买了一辆同品牌的新车。但是,客服承诺可以转移到新车名下的免费充电权,最终却无法转移。小王认为汽车公司构成合同欺诈,双方因此产生纠纷。近日,静安区福民法律服务中心与静安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合作,调处了这起因买卖合同造成的消费纠纷。

  旧车转让后免费充电权没了?

  2021年,消费者小王购买了一辆新能源车,并获得了销售方赠送的免费充电等车辆附属权益。2025年,小王将该车辆转让给自己的合作伙伴小李,并重新购买了一辆同品牌的新能源车,新购置的第二辆车不再附赠免费充电权。

  购车前,小王咨询新能源车客服,以往的免费充电权是否可以转移至其购置的第二辆新车名下?客服给予肯定的答复,并表示该附属权益只可转让一次,不能多次转让。然而,小王在提车后操作附属权益转移时,却遇到了阻碍。原来,小李提出车辆已经出售给自己,因此该车辆的附属权益也应当归属自己,于是,又将小王已经操作转移的免费充电权立即重新转回到自己名下,且否决了小王的再次申请。小王认为,新能源汽车公司违背承诺,允许多次转移免费充电权,构成合同欺诈。双方矛盾激烈,小王表示要起诉新能源车公司,要求重新获得免费充电权。

  沟通中存在瑕疵

  难认定构成欺诈

  为了妥善解决这一纠纷,静安区福民法律服务中心与静安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合作,将纠纷引入诉前调解工作室,并由律师参与依法释理,帮助双方协调矛盾。

  调解会上,小王提出,自己曾经提醒客服,第一辆新能源车已经转让给他人,但客服仍然告知自己可以转移第一辆车的免费充电权至第二辆车名下,导致自己购置了一辆实际上无法获得免费充电权的新能源车,汽车公司属于合同欺诈,应当撤销车辆买卖合同,或者赔付新车同样的免费充电权。

  新能源汽车公司认为,客服只是说明在技术层面可以转让一次,但仅限于车主同意的前提下,难以判断小李的后续会否决并转回操作。根据新能源车辆的销售合同,附属权益的最终归属以车主的意见为准。另外,公司交付给小李的车辆不存在质量问题,因此不构成合同欺诈,不同意撤销合同或者给予任何赔付。

  律师听取了双方意见,从《民法典》的角度给予了双方法律上的解释。律师告知小王,车辆销售合同分为主合同义务和从合同义务。“主合同义务”为按时交付车辆且不存在质量问题等,该义务新能源汽车公司已经合法履行。而免费充电权的转移操作,属于“从合同义务”中的一小部分。公司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不存在主合同义务的过错,因此难以认定欺诈。客服在告知话语中,可能存在理解上的瑕疵,但这些瑕疵不足以认定新能源汽车公司存在过错。

  另一方面,律师也劝导新能源汽车公司,能否考虑到小王是该品牌的老客户,与客服之间的交流也确实出现了一些误会,造成了预期上的损失,因此给予一些老客户回馈等补偿?经过律师的劝解,新能源汽车一方表示,免费充电权属于早期的促销活动附赠,目前确实已经没有相关活动,也无法重新附赠免费充电权。考虑到小王多次的购买记录,可以给予小王一张充电抵用券作为回馈。

  客服告知义务有限

  消费者应仔细阅读合同

  尽管新能源汽车公司同意给予老客户回馈,但小王依旧认为,原先的免费充电权能够获得的免费额度要远远高于充电抵用券,自己是基于信任才重新购置第二辆同品牌新能源车,因此,他不能接受新能源汽车公司“小额回馈”而非“同价赔偿”的方案。

  对此,律师也单独对小王进行了专业细致的法律分析。律师通过列举同类案例告知小王,客服的告知义务是有限的。车辆销售合同中明确约定“附属权益的归属以车辆所有权人为准”才是合同的根本内容。小王对销售合同阅读不够仔细,单方面理解了客服的话语,造成了一定的分歧,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如果小王坚持诉讼,需要提供更为充分的证据,且可能存在败诉的风险。希望小王考虑到诉讼的耗时费力,以及胜诉几率问题,与新能源汽车公司在协商层面化解矛盾。

  长达两个小时的单独分析,最终得到了小王的认可。最终,小王表示不再提起诉讼,也不再需要其他回馈方案。新能源汽车公司也同意将加强客服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客服与客户交流沟通的能力。双方达成了和解。

  调解心得

  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许多新产品的上市,此类产品的销售与其附属优惠权益的归属,成为了不少销售合同纠纷的重要环节。律师通过耐心、诚心、细心的法律解释和诉前调解,得到了买卖双方的一致认可,既很好地维护了消费者权益,也是法治力量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的实际展现和真实落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多元解纷 B04卖了旧车“喜提”新车 免费充电权却保留不了 章炜2025-04-25 2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