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天平守沪

对话上海数字法院“体验官”——

从三个维度看“数字法院三部曲”

高远

本文字数:1178

  □  高远

  上海数字法院建设推进两年多来使用体验如何?数字改革取得了哪些实效?日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举行第七次数字法院推进会,审判一线、社会各界代表在会上分享了“用户体验”。对话上海数字法院“体验官”,今天来看一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马长山的体会。

  问:上海法院在重视实践探索的同时,着力打造数字法院理论研究高地。近日,“数字法院三部曲”正式出版。能不能请您谈一谈“数字法院三部曲”在数字法院建设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马长山:据我了解,“数字法院三部曲”出版以后,不仅是法院,很多高校的博士点、硕士点,都迅速把它们作为指定教材,这套书籍确实很重磅。我认为,“数字法院三部曲”中,《数字法院前沿探索与理论构建》指明了方向,书籍中有对未来的考量,想得比较长远。《数字法院概论》提出了方案,阐释了实际做法,也就是“数助办案”“数助监督”“数助便民”“数助治理”“数助政务”。《数字法院场景建设指引》是路线图,说明如何具体去落实前面五个“数助”。方向、方案和路线图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上海数字法院建设的创新框架。可以说,“数字法院三部曲”对数字法院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关于“数字法院三部曲”的意义,我想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来分析。

  在微观层面,“数字法院三部曲”是以理论方式呈现的上海数字法院建设样本,记录的虽然只是上海法院系统的地方性探索,但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意义。所以,这是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样本。

  在中观层面,“数字法院三部曲”不仅是对原有创新实践的简单描述,更是对体制机制,包括价值重塑、模式变化的理论升华和命题提炼,这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很多重大的、创新的理论问题,比如数字正义、数字正当程序、证据比对等,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探讨。它还会涉及一些自动化程序,其实是把规则以算法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人工智能的应用,我的理解包括正向应用和反向应用两个方面。“正向应用”就是生成式的辅助,“反向应用”是指评查性的纠错。两方面的应用使得数字法院建设有很突出的创新特色。

  在宏观层面,近年来,全球都在大力推进现代化发展。我国虽然是后发国家,但是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有了很多创新。举一个小例子,前段时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非常有名的教授来华东政法大学交流。他讲了一件事,他说他来之前,美国最高法院找他讲课,他觉得很奇怪,因为他在美国是做中国法研究的,最高法院找他干什么?后来,美国最高法院的人跟他说,想请他讲讲中国的数字法院建设,这就证明美国的法律界已经关注到我们的这些创新探索了。

  在国家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相应地,我们也要建设中国式的数字法治。我认为从宏观意义上讲,上海数字法院建设是这个大框架里面的一个小切口,也是在创造数字法治的“中国模式”。从这个方面,我认为上海法院系统会做出非常突出的贡献。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天平守沪 B02从三个维度看“数字法院三部曲” 高远2025-09-19 2 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