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拍案说法

离异夫妻争双胞胎抚养权 “轮流抚养”避免二次伤害

夏莲翠/徐荔

本文字数:1538

  □  通讯员  夏莲翠  记者  徐荔

  当婚姻走向尽头,抚养权归属往往成为争议的焦点。而对于从小一起长大的双胞胎而言,已经要接受父母分开的现实,若再强行将两个孩子分开,无疑是对他们幼小心灵的“二次伤害”,不符合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那么双胞胎抚养权困局该如何破解?日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通过一起案件的审理给出了参考。

  双胞胎要被迫分离?

  王先生和刘女士婚后于2018年生下一对龙凤胎。可近年来,王先生和刘女士因生活琐事、工作高压等产生矛盾,感情不和,双方关系剑拔弩张。由于对孩子的抚养问题争执不下,王先生于是诉至法院要求与刘女士离婚,并要求取得双胞胎的抚养权。

  “这是孩子的学费账单,我可以单独承担。”庭审中,王先生表示,“而且我工作时间自由,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双胞胎就读私立学校,王先生认为自己有丰厚的经济实力,一人足以维持双胞胎子女目前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条件,更适合抚养孩子。另一方面,刘女士虽然经济实力略逊于王先生,但同样认为自己有能力单独抚养孩子。“我吃了很多苦才试管怀上的双胞胎,不可能放弃孩子抚养权。”原来,刘女士婚后得子不易,早已不是最佳生育年龄,身体条件无法再生育。回顾试管产子的历程,刘女士说到激动时一度情绪崩溃,爱子之心难以言表。

  双方都向法院提供了相关证据,证明自己可以为孩子提供“最优教育资源和最佳生活环境”。

  如果判决一人抚养一个孩子是否可行?承办法官了解到,7岁的两个孩子自幼共同生活,现在就读同一学校班级,学校老师反映若强行分离,两人都可能出现明显焦虑行为,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轮流抚养”减少伤害

  王先生和刘女士都不肯放弃抚养权。但透过争吵,承办法官看到的却是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呵护与关心。父母的婚姻虽然走到尽头,如何才能降低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

  “你们争的是一纸判决,而孩子失去的却是对整个世界的安全感。”承办法官向父母双方说道,“与其激烈争夺,不如分工协作,轮流抚养。”

  听到可以协议轮流抚养后,王先生和刘女士都表示同意。承办法官当庭翻开日历,女方用红笔圈出一个个“周一”,男方再用蓝笔圈出一个个“周日”,在画满格子的日历上,“红与蓝”不是敌对阵营,而是孩子尽可能不受影响的完整生活。

  经过近3小时的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离婚后,双胞胎由双方按自然周轮流抚养,每周日进行轮换。调解书生效之日起首周随女方共同生活,次周随男方共同生活,此后以自然周为周期,以此类推,依次轮流抚养直至年满18周岁止;双方还就轮流抚养期间抚养费负担和探望事宜达成一致。

  “希望你们遵守抚养协议,关注孩子的心理适应情况,有问题及时沟通协商。”调解结束后,承办法官向双方说道,并向他们送达了《父母共同轮流抚养子女职责告知书》,邀请社工在双方同意情况下进行探望监督等协助工作。

  说法>>>

  在司法实践中,针对双(多)胞胎、多个子女抚养权纠纷,如果双方抚养条件、抚养能力相当,如何判决抚养权归属,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采取“一人抚养一个”的折中做法,以兼顾公平、分散经济压力。但上述做法,主要是从离婚纠纷中父或母角度来确定抚养权。客观上,孩子不仅需要父母的关爱,也需要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的陪伴,尤其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双胞胎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更加紧密。

  法院在确认双(多)胞胎子女抚养权归属时,既要平衡父母的权益,也要尽量减少孩子们被迫分离带来的情感创伤。在父母双方经济能力、居住环境、教育能力相当时,可以引导组织双方着重考量轮流抚养的方式,最大可能降低父母离婚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案中,法院引导当事人采用轮流抚养的方法,双方都有机会直接照顾子女,满足了双方的情感需求,缓和了离婚夫妻的对立情绪,同时也有助于双胞胎共同健康成长,为解决子女抚养纠纷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审判参考。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拍案说法 B06离异夫妻争双胞胎抚养权 “轮流抚养”避免二次伤害 夏莲翠/徐荔2025-09-30 2 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