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辉
“监听电话”“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您手机上的“手机百度”和“百度浏览器”等 APP,正偷窥并泄露着你的隐私。针对百度公司涉嫌违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等相关问题,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简称“江苏省消保委”)提起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扬子晚报记者昨天从江苏省消保委获悉,该公益诉讼是2017年12月11日提起的,2018年1月2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1月6日 《扬子晚报》)
众所周知,如果手机 APP 的信息安全关口失守,无异于将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置于了“裸奔”的境地。然而,人们却看到,百度对此好像并不在意。据称,它不仅对江苏消保委的介入“态度消极”,乃至在对方“多次催促和公开监督”下,才肯上门接受约谈,而且百度最终对于旗下“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两款产品中存在的“监听电话”“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等涉及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问题“拒不整改”,甚至根本不愿给予消费者在信息搜集上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由此看来,百度对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态度冷漠。人们不禁要问,作为行业巨擘的百度为什么会如此傲慢?是谁给了它这么做的“底气”?
其实,百度已经不是第一次表现出如此“高冷”了。前年的魏则西事件曾一度将“莆田系”和它身后的百度商业推广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人们始终没有看到百度的真诚道歉和反省。时至今日,它的医疗竞价广告仍然高挂,至于它究竟有没有改为“信誉度为主,价格为辅”的广告排序机制,大家不妨搜索一个医疗关键词试试。
去年,百度又在没有报备和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将自己据说“只花了三天时间”改装而成的“无人汽车”驶上了北京的五环大道,并公开直播。对此网友评论:“百度实验无人驾驶,沿途司机都成小白鼠”!同样,这次人们也没等来百度方面的任何道歉。而且,颇令人玩味的是,经过这两起事件,尽管当时都是众议汹汹,相关部门也分别进行了明确表态或进驻调查,但是百度总是“任凭惊涛骇浪,我自岿然不动”,并且最终都能平安着陆。
然而,这次消保委可是代表江苏乃至全国的消费者向法院提起了公益诉讼,而且法院已经立案。那么此次借助司法的力量能不能触动这个涉嫌触犯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且傲慢冷漠的互联网大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们将拭目以待。毫无疑问,此次诉讼必将成为一次消费者维权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标志性法治事件。
需要提醒那些行业大鳄的是,也许你有实力耍大牌、有资本傲慢,但是却没有理由无视法律法规,无视用户合法权益及安全隐私的共同诉求。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