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2018年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旧区改造、营商环境成关键词

2018年01月24日 A04 :2018年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810

  人大代表陈丹燕 均记者 王湧 摄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陈颖婷

  “我没想到,发言是要这样抢的。”“陈代表坐我边上,那就让我占个先机。”“我来发个言,因为话筒已经到我手里了。”……这样热闹的“抢话筒”场景,出现在昨天下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参加的黄浦区代表团联组审议上。记者注意到,旧区改造、滨江公共岸线、城市文化建设、营商环境等成为代表们现场聚焦的热词。

  “我是连任代表,一直很关心旧区改造。”人大代表许丽萍第一个发言,话题直接切入到“城市有机更新”上。在此之前,许丽萍还专门将上海老城厢——黄浦区的旧城区的居住条件排摸了一遍。“在我们黄浦,目前尚有17.2万人过着拎马桶的日子,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解决,如何让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市民有获得感?是我作为代表所关心的,他们选我为代表,我为他们做代言。”对此,许丽萍建议,上海要强化顶层设计,启动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计划。

  “写了十年外滩”的人大代表陈丹燕,对于上海的亲水公共空间颇具情怀,此次审议会上,她将目光聚焦在了“黄浦江45公里滨江岸线”上。陈丹燕谈到,滨江岸线设计得很好,但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慢跑道边上,应当设置足够的告示牌提醒高跟鞋等不能上跑道。”另外,陈丹燕还提到,从虹口连通黄浦的这条岸线,在管理条例上却是各区不一。“一条完整的岸线,应当有统筹规划的意识。”

  此次审议会上,对照政府工作报告,不少金融行业领域的代表将话题聚焦在了“营商环境”上。人大代表潘鑫军执掌东方证券,对一线金融机构在高端人才的需求问题颇有体会。“为了今天的联组审议,我昨天晚上还专程拉出了我们公司的人才数据。”

  潘鑫军坦言,近年来金融领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人才等内部环境上,政府的相关服务还没有跟上快速变化的需求。“如何吸引人才来上海、来了能在上海待下去?这是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而在外部环境上,潘鑫军也大力呼吁,要加强法制建设,让政府监管部门与企业携手,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2018年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A04 旧区改造、营商环境成关键词 2018-01-24 2 2018年01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