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庭审

为离婚听闺蜜支招转移财产

2018年01月29日 A07 :法治庭审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747

  □见习记者 董菁琳

  通讯员 张文君

  本报讯 为了离婚的时候多分财产,一女子听从闺蜜计策,亲手写下八千多万元的借条,转账数千万元钱款,制造欠闺蜜钱的假象。殊不知,离婚之后,闺蜜不但将巨额钱款占为己有,反而以欠钱不还为由将其告上法庭。

  杨晓芸和赵素萍,两人年纪相仿,十几年前因为做生意结识,后来便成了好闺蜜。2008年赵素萍的丈夫王某开始做运输生意,年年都盈利,赚到的钱都交由赵素萍保管。从2011年开始,赵素萍发觉丈夫经常不回家,觉得婚姻可能遭遇危机,于是经常向杨晓芸诉苦。杨晓芸便劝赵素萍把部分财产藏起来,从那开始,赵素萍陆陆续续将丈夫交给她的财产转移到杨晓芸名下。

  2011年到2016年,赵素萍一共往杨晓芸的卡里打进7200余万元。杨晓芸不停为赵素萍出点子,为了制造赵素萍向杨晓芸借钱的假象,杨晓芸反过来往赵素萍的卡里打进了3800多万元,声称这样可以在银行账户上做出有资金往来的假象,一旦赵和丈夫离婚,就能以欠钱为理由,把这3000多万元全部转移。与此同时,为了把事情做真实,赵素萍还写下了8000多万元的欠条给杨晓芸。

  2016年6月,赵素萍和丈夫王某协议离婚,王某并没有向赵素萍要回这3000多万元。随后,赵素萍找杨晓芸结账,杨晓芸以种种理由推脱不见面。很快,让她大吃一惊的事情发生了,前夫王某收到某法院的传票,杨晓芸以她曾经写下的欠条将赵素萍和王某告上了法庭,要求二人归还2300万元的欠款。赵素萍顿时感觉受骗上当,于是报案。目前,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正在对该案进行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认为,杨晓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诱骗被害人为离婚转移财产,虚构往来资金,写下虚假借据,拒不归还被害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涉嫌诈骗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7 为离婚听闺蜜支招转移财产 2018-01-29 2 2018年01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