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
针对一直为人诟病、长期违停形成的“僵尸车”,相关部门联手展开集中清除行动。2日上午9时许,整治行动在高林居住区、嘉莲街道等问题突出的街区同时展开,当天共拖移11部、劝离2部“僵尸车”。据了解,集中整治行动将一直持续到10日,后续也将不定期展开,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为居民腾出更多公共空间。(2月5日《厦门日报》)
百家讲:
对于无主车辆,依据《物权法》第11条规定,自发布招领公告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依法收归国有;对于涉嫌违章的车辆,及时通知车辆所有人限期接受处理,逾期不来处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2条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告,3个月后当事人仍不前往处理,对扣留车辆依法处理。对于那些本身有违法记录的“僵尸车”,可以按照《行政强制法》的有关规定,采取公告-扣留-拍卖的程序,予以合法处理。
除了有法可依和严格执法之外,公民的征信系统建设应该为此发力。“僵尸车”欠下的各种税费、违章记录罚款,应该作为公民诚信度的重要依据,与车主日后的经济社会活动相关联。而对一些尚未达到报废标准,久停占道的“僵尸车”,可通过相关途径,与其所有者取得联系进行相应处置。如通过车牌号,可与相关保险公司、备案部门取得联系,进而查找到车主有关信息。“僵尸车”之所以一直是个难题,其根源在于缺乏常态化机制。有了常态化的管理措施,“僵尸车”才僵不起来。 ——张全林
“痰”:
近日有家长反映,自己还在读高一的孩子通过外卖平台购买香烟,并有不少学生也通过这种方式购买。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入驻外卖平台的部分超市和便利店利用“暗号”售烟,将不同品牌的香烟改名为“双爆”、“红”、“京”等,只要点击下单,即可快速购得香烟。多家外卖平台均表示,平台上禁止销售烟草产品,更不允许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并将会对涉事商家进行清查。(2月4日《北京青年报》)
百家讲:
一旦网络商家被证实向学生销售香烟,管理平台会怎么处理呢?常规的处理手段无外乎扣分、降级,严重一点的后果,可能是取消星钻或直接封号。管理平台这样做当然是对的,但是仅有平台的监管与处罚,还远远不够,毕竟,外卖平台向学生销售香烟,这已经涉及到了烟草销售及未成年人保护的两种违法。既然是违法,就应当依法处治,这样才合理,才具有法律的严肃性。
治理外卖平台卖烟,需请法律下单。如果商家或平台违法销售,轻者将受罚金处罚,重者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零售香烟的利润虽然不高,但将香烟销售给未成年学生,危害不容小觑,而且是通过网络来销售的,这已经涉嫌违法,理当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惩罚。
——黄齐超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