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维权周刊

主笔闲话

惩治大数据“杀熟” 立法应有前瞻眼光

2018年04月03日 B01 :维权周刊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398

  近期,不少网友发现,自己经常购物的网站、APP,消费越多、得到的优惠越少,甚至价格越贵。打车、购买电影票、视频会员等,也存在“同货不同价”现象,且种种五花八门的“新技术套路”让人防不胜防。

  有关大数据“杀熟”的曝光将一批互联网企业推向风口浪尖。本报今日刊发新华社记者的调查报道,令人惊叹!

  “杀熟”,无论线上线下,其实都不是新鲜事,无非就是钻了信息不对称的空子,同时也是钻了法律不完善的空子。

  如今已进入了网络时代,面临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发展,需要一套新的商业价值、伦理乃至法规来进行监管。

  然而,我们的好多法律法规滞后于时代的变化,明显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当务之急,就是要修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之与时俱进。其次,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重典方能治乱。

  笔者的想法是,我们的立法部门需要改变被动应对的老套路,要主动出击,要有前瞻眼光、领先思维,不能再因循守旧,处处被动了。

  王建慧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维权周刊 B01 惩治大数据“杀熟” 立法应有前瞻眼光 2018-04-03 2 2018年04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