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庭审

女子线上倒卖200张身份证

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9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本文字数:938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张超

本报讯  90后女子通过微信收购他人的二代身份证,然后再从“微信群”加价出售,不到一年非法获利2万余元。近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徐汇法院”)以买卖身份证件罪,判处该女子有期徒刑4年9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在夜场里工作的女孩子不想别人知道自己身份,会想找个头像和自己类似的身份证办IC卡,还有些人去医院整容不想留痕迹,他们都是我的潜在客户。”生于1992年的女子林某在上海某整形医院工作,因为工作原因,她接触到一些对身份证有特殊需求的人,于是干起了非法买卖身份证并从中牟利的活动。

从2017年3月开始,林某在微信群散发出售公民身份证件的广告,待买家有购买意向后,林某会向买家发送一个云相册链接供买家选择。根据证件的地区属性、有效期长短、头像好看程度,每张价格在300至500元不等,林某每张获利50—200元。一年时间,林某向个体卖家以及中转下家累计出售身份证200张,获利2万余元。去年3月,林某在家中被抓获归案。

上海徐汇法院审理后认为,林某非法买卖用于证明公民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买卖身份证件罪,应予处罚。林某具有坦白情节,依法从轻处罚;案件审理期间,林某退赔违法所得,法院酌情从轻处罚。根据本案的事实、性质、情节、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被告人的认罪态度等,法院判决林某犯买卖身份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9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林某下家也被判处3年缓刑至3年半有期徒刑不等并处罚金的刑罚。

法官说法

身份证作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公民身份的证明工具,一定要妥善保管,防止丢失、被盗,一旦发现丢失、被盗要及时就近就地申报挂失、说明情况、尽快补办并开具补办证明,身份证有效期满及时换领新证并交回旧证。

网络贩卖身份证涉嫌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破坏国家公民信息管理秩序,社会危害严重,将可能导致诈骗行为的发生。买受人拿到这个身份证后也极有可能用来诈骗或从事不法活动,危害社会秩序的稳定。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购买、出售居民身份证的,一经查出,将被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从事犯罪活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7 女子线上倒卖200张身份证 2019-05-07 2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