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的迅速传播,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异常”与“司法正义”之间的关系。精神异常,既可以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患者保命的机会,也可以成为作恶者救命的伪装。有被告人因为被司法鉴定为“精神病”而“脱罪”,但也不乏未能因这道“护身符”而逃脱者。
事实上,几百年来,精神异常与司法正义的博弈从未停止过。自18世纪以来,逐渐成熟的临床精神医学以及近两百年来英美地区累积的案例与法庭判决,对当代司法精神鉴定起了关键的指引作用。但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个案史,却少有人仔细推敲、了解其前后脉络。在此情况下,本期“非常阅读”推荐的《以疯狂之名》提供另一个思路。
作为国内首部从历史角度梳理司法精神医学发展的本土著作,作者以司法精神医学专家的身份,采取历史辩证的观点,将许多具有标本意义的著名案例,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透过一些个案的详尽介绍,作者解释了精神异常抗辩的观念演变、评鉴标准、各派观点与舆论媒体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些轰动一时的案例,本书既展现了精神异常抗辩的演变史,又展现出现代社会对于正义观念的不断修正,以期让受害者与精神异常者的正义皆能得到伸张。 王睿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