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航
前不久刚刚搬完家的我和合租室友聊起了“缘分”这个话题。我们俩,一个福建妹子、一个内蒙妹子,两个相距将近2500公里的人,此刻就在两个相隔不超过3米的卧室里,敞着门“隔空喊话”,不由得感慨相逢是场缘。
我来到上海完全源于高考报名系统突然“抽风”的奇妙意外。内蒙古自治区的高考志愿填表系统可以让报考者清晰看到所报专业的竞争情况,当所属分数段报名截止的一瞬间,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归属”。在前期准备时,我选择的都是各大高校的法学专业。非法学专业以及东北以外的地区,我想都没想过。
记得在报名截止的最后3分钟里,我的志愿一直稳妥地排在黑龙江大学的法学专业里,但在最后一分钟我突发奇想,想去其他学校看看。恰巧翻到“上海政法学院”的招生简章,我随意选择了专业填入信息想看看排名。就在这时,网突然卡顿无法刷新,所以截止的最后一刻我的档案留在了上海政法学院,专业则是我随手填的“广播电视学(卓越纪录片人才培养试点班)”,来到了“魔都”上海。
我的室友,她则是因为父母都在上海打拼,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来到父母身边。2013年入学的她和2015年入学的我,因为她中途当了两年兵而完美“追平”,我们成了同届同学。我们的首次相遇是在学校首届“锦年奖”的评选现场,我们同时获奖,在颁奖台下相遇。后来我们又在图书馆里偶遇,成为“研友”相伴一年,我们之间的友谊不断加深。工作后上班地点也离得不远,所以我们决定合租在一起。
缘分是件奇妙的事,如果没有报名系统的卡顿,没有她的两年军旅生涯,我们估计不会相遇。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我会在哪里,她又会在哪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