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灯下漫笔

气候变暖带来的祸害

本文字数:1617

  □沈栖

一则来自冰岛的消息,惊动了全球:8月18日,冰岛举行追悼会,纪念因气候变暖而消失的首座冰川——奥克冰川。

奥克冰川位于冰岛西部火山附近,受气候变暖影响,奥克冰川冰雪覆盖面积逐年萎缩,自身重量无法促使冰川移动,因而2014年由冰岛气象局取消其“地位”。据冰岛气象局冰川研究人员奥迪尔·西于尔兹松介绍:只有冰雪重量足够导致自身移动的大面积冰雪,才有资格获称“冰川”,意味着它覆盖的冰雪要有四五十米厚。如今消失的奥克冰川随着气候变暖,其覆盖的冰雪仅有几米厚,且每况愈下。消息报道:冰岛每年有110亿吨冰融化,预计2200年以前,冰岛全部400多座冰川将消失殆尽;而如果当前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继续加剧,那么,近半数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冰川将在2100年前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追悼会在奥克冰川原来所在地揭幕了一块铜质纪念碑,纪念碑刻有一封《致未来的信》:“今后200年,所有冰川可能将步它的后尘。设立这座纪念碑是为了承认,我们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以及应该做什么。只有你们知道,我们是否做到了。”这封信言简意赅,却足以发人深思!

是的,“我们知道正在发生什么”,气候变暖造成的冰雪覆盖面积锐减,导致上亿年形成的冰川逐年融化,直至200年内全然消失!

其实,气候变暖给大自然带来的祸害并非冰川一例。无独有偶,珊瑚的命运比冰川还要悲惨。

世人对珊瑚有个认识过程。《说文解字系传》云:“今人所谓珊瑚,石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则说“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真正把珊瑚归入动物王国,乃是近代科学的认知了。珊瑚虫和虫黄藻的共生共存形成了珊瑚礁。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世界里的“热带雨林”和“沙漠绿洲”。在全球3.6亿平方公里的海底面积中,珊瑚礁只占0.2%,但却是25%海洋生物的家园。千姿百态的鱼鳖虾蟹和五光十色的贝螺虫藻都在其间聚族而居、繁衍生息。这里旺盛的净初级生产力是海洋的生命发动机,形成海洋生命最丰富的基因库和宏大的博览会。更为重要的是,珊瑚礁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它支撑着全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着海岸不受风浪潮汛的侵蚀,储存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宝藏,蕴藏着珍稀独有的药用资源。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逐年升高,导致珊瑚虫代谢紊乱、躁动不宁;虫黄藻则变得酶功能失序、光合作用衰退——两者“姻缘破裂”,失去了珊瑚礁健康生存的基础。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已经让世界90%珊瑚礁受到致命损害。国外有科学家预言:珊瑚将在50年内从地球消失,随之引发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崩溃——海洋的酸化,海水的污染,紫外线辐照的增加,等等。

倘若全球气候变暖的态势依然甚或加剧,那么,200年内冰川将消失,50年内珊瑚将消失!其实,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祸害也绝非这两例的厄运。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面临的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它除了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主要还是人为因素,诸如:地下采矿(煤、石油等)会大量释放甲烷;工业生产排放的烟雾使得臭氧层变弱;汽车的无节制使用和采用煤炭发电,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森林采伐,使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减少,二氧化碳浓度提升;等等。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不可逆转,但它却可以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去缓解,比如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利用太阳能、风能、地能等清洁能源;低碳生活,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等。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频有国际会议商讨应对之策。如2015年的巴黎会议签署了《巴黎协定》;2016年5月和2017年11月,两度召开波恩会议,分析国际气候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任务;2018年12月2日,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波兰卡托维兹召开,这是《巴黎协定》签署以来最为关键的一次会议,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进行了谈判。恰如上述那封《致未来的信》所说的:这便是要让未来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气候变暖带来的祸害 2019-09-03 2 2019年09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