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并非闲话

“不逾矩不”

本文字数:898

  朱亚夫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守正求新——韩天衡艺术展”以“不逾矩不”为主题,全面展示这位著名美术师半个多世纪以来,创作的数百件具有广泛影响,反映时代、讴歌时代的精品力作。

好一个“不逾矩不”,我要赞美它!

众所周知,“不逾矩”,典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矩”,是指规矩、原则。孔夫子的意思是讲,人到了七十岁,做事就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但韩天衡“不逾矩不”,推陈出新,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我赞美“不逾矩不”,首先是他“不逾矩”。为文从艺要遵守规则,敬重传统。只有承认“矩”、认识“矩”,才能“不逾矩”,也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前人的优秀文化精华。我们认真学习传统,是为了传承传统,最后突破传统,没有“不逾矩”的观念,就会轻浮,就会草率,就会没有底线,不知天高地厚。

我赞美“不逾矩不”,是赞美他敢于说“不”的精神。尊重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遵守规则而不死守规矩。这里的一个“不”字,表现了他推陈出新,追求卓越,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精神。正像韩天衡自己说的:我在“不逾矩”这三字后,加上了一个“不”字,以“不逾矩不”作为展览的主题词。“不”并非是轻率狂妄的否定;“不”,是艺术前行的动能,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对艺术的追求,穷尽一生的努力和探索,也只可能接近于真实和目标,岂有从心所欲。循矩而又不囿于矩,在肯定中作智性的不屈不挠的否定,才能在艺术上敢于越陈规,创新貌,推新出新,常变常新,才能使艺术生命常青。

我赞美“不逾矩不”,是赞美他不迷信古人,不膜拜圣贤。孔夫子是我国“千古第一等圣人”,他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历来为人推崇,尊为“信条”。但韩天衡不唯书,不唯圣,本着“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的信念,敢于“不逾矩不”,勇于实践,相信真理,在艺术追求上,今天要努力超越昨天,明天要努力超越今天,学无止境,艺无止境。

韩天衡先生“不逾矩不”说的是为文从艺之道,其实为人做事,又何尚不是如此?!因此,我赞美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不逾矩不” 2019-11-19 2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