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世象纵论

人鸟和谐绘就上海美画

本文字数:1445

  石路

2019年“上海工匠”日前正式揭晓,本市各行业102名匠人当选。其中,有一位年近六十、懂得60多种“鸟语”的“金哨子”金伟国榜上有名。他是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巡护队伍中的一员,早在1998年,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家住崇明陈家镇的金伟国就主动申请担任护鸟志愿者,多年来,经他的手放飞环志的候鸟已达24000余只,为科学研究鸟类提供积极帮助。

临江濒海的地理位置,使上海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约有上百万只候鸟在此迁徙、停歇和生活。自1981国务院批准每年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以来,上海已连续开展了38届“爱鸟周”活动,使得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市民爱鸟活动,愈发变得丰富多样,科普宣传、资源调查、护鸟行动广泛深入。像金伟国一样的爱鸟护鸟者也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今年4月20日,在主题为“关注候鸟迁徙维护生命共同体”的第38届上海“爱鸟周”活动中,“自然上海”宣传片生动展示了2400万市民与484种鸟类、44种兽类、50种两栖爬行类动物们和谐共处的景象。

去年“爱鸟周”活动期间,上海市有关部门将市民“沪上我最喜爱的鸟”投票结果和专家投票进行综合评定,确定了最受公众喜爱的10种鸟名单:喜鹊、小天鹅、震旦鸦雀、银鸥、大滨鹬、白头鹤、白鹭、珠颈斑鸠、白头鹎、家燕。这将为评选上海“市鸟”打下基础。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人士表示,上海对市鸟的评选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接下来,全市将以这10种鸟为重点,进一步展示本土鸟类资源、普及鸟类知识、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上海这些年还不断加大对鸟类栖息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通过对浦东南汇东滩、奉贤边滩和崇明岛湿地等进行保护,设立禁猎区,给鸟儿一个安全、惬意的“家”。随着全市绿地、林地建设和湿地保护工作不断深入,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目前,上海拥有林地12.06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3平方米,湿地保有量维持在46.46万公顷以上。这些“绿意”为鸟儿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与鸟儿,在这充满自然和谐的意境中携手徜徉。

在今年3月12日植树节期间,曾有一篇关于崇明“鸟窝”的报道,引人关注。来过崇明岛的人,总会对岛上众多的鸟儿印象深刻。清晨伴着鸟语醒来,一抬头就能看见树上高高的鸟窝。那么你有没有好奇过,这些鸟窝里都住着哪些鸟儿?因每种鸟类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喜欢的筑巢地点也不同。在水杉树上十分显眼的“豪华”鸟窝,多为喜鹊窝。前不久,崇明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对崇明岛上的喜鹊窝做了系统的调查统计,共记录到鹊巢10789个。另外,经研究显示,除了每年在崇明三岛近海岸湿地过境停息和越冬的100多万只次迁徙水鸟外,崇明三岛的内陆鸟类约有210种,总数130多万只,无论种类还是数量均位居全市各区之首。这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麻雀、白头鹎、家燕、珠颈斑鸠、喜鹊等。这些物种在控制农田和林地的病虫害、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平衡和食物网完整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几十年来,上海各类爱鸟护鸟举措频频,“爱鸟周”活动更是多姿多彩,如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春游观鸟知识竞赛、抵制食用野生动物科普宣传行动、建立野生生物守望者网站、全市3.8万家餐饮企业50万从业人员发出“拒烹野生动物,提倡饮食新风尚”倡议、举办“发现上海野趣”展览会等。“爱鸟周”已渐成常态,并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从意识和行动中找到了对野生动物兴趣所在,人鸟和谐已然汇成一幅自然上海生动的美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人鸟和谐绘就上海美画 2019-11-19 2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