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郁癑
本报讯 近日,虹口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薅羊毛”引发的诈骗案,毕某和祁某利用通信运营商的促销活动漏洞进行虚假交易,以骗取返利,给商家造成十余万元的损失,最终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均处罚金数千元。
2018年,毕某和祁某合伙经营了一家通讯器材专卖店,依靠销售通讯器材和办理宽带业务等,店面经营得风生水起。
2018年“618年中大促”期间,毕某发现通信运营商正在进行促销,有支付返利、刷满多少笔交易返利的活动。想到自己给客户办理宽带还剩余很多电话卡,毕某随即联系到一个认识的商铺进行虚假交易。毕某利用平台进行下单骗取返利,但是交易实际上并不存在,无需付出现金,很快祁某便加入其中。仅半年,两个人使用2000多个账号,骗取运营商营销返利7万余元。
这样的“薅羊毛”有时也会面对手机号需要进行安全验证的烦恼,且不能批量操作,过程繁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QQ群里看到有人在售卖一款软件,安装后批量导入手机号,软件可以自动生成支付账号、查询账号状态以及转账等,并且绕开了安全验证这一关。祁某随即以5000元的价格购买了此款软件,并借此绕开通信运营商支付的安全认证,在电脑上实现多账号、同时段批量注册、登录、转账等功能。借此两人在通信运营商推广促销期间再次虚假交易,骗取返利接近5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祁某与毕某单独或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的方法,利用计算机骗取公司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但两人能够如实供述罪行,积极退出赃款并预缴罚金,确有悔罪表现,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