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还有多少核心期刊沦为“自留地”

本文字数:790

资料图片

  □何勇海

近期,一篇发表于核心期刊《冰川冻土》、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另类论文,引发舆论热议。争议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日前有学者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记者检索发现,王青石2006年首次在《银行家》发表散文和诗歌时年仅10岁。王松奇还曾在该期刊发表《爸爸的话》,推介儿子新书。(1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这两起“稀奇事”有个共同特点:都是将核心期刊当成“自留地”——那篇另类论文中的导师是《冰川冻土》的主编;那个“父子集”中的父亲也是《银行家》的主编。真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若非自己导师或自己父亲担任主编,那篇拍导师“马屁”的论文,那些所谓“文笔清纯生动,风格华丽隽永”的散文,能堂而皇之地发表于核心期刊吗?

这两起事件不仅是学术不端,还有以权谋私之嫌。一是败坏学风文风,对导师撰写“马屁论文”更涉嫌精神贿赂;二是损害核心期刊的体面和尊严,三是严重侵蚀公共资源——作为某领域核心期刊,发稿需求量本来就大,版面紧张,多多刊登学术性、实操性文章,才是它们应该有的样子。以权谋私会压挤真正有学术和实践价值的文章的生存空间。

对于核心期刊刊发“马屁论文”或开设“父子集”,相关方面应予以调查、问责、整治。这些乱象背后,往往隐藏着刊发人情稿、关系稿以及花钱买版面等不可轻视的学术腐败。据报道,某核心期刊编辑室主任和编辑卖版面,并将收来的钱多数纳入私囊,金额总计近200万元。若不能提升违规成本,这种学术失范乃至腐败,将不仅仅是目前被曝光的这些案例。

当然,核心期刊的发稿标准、发稿流程等如何避免主编“说了算数”,让主编不能将核心期刊当作“自留地”,同样是最应该思考与探索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还有多少核心期刊沦为“自留地” 2020-01-21 2 2020年01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