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
“为什么当了干部没几天,我们就染上了一些不好的习气?说话腆个肚子,背着手,哼啊哈的,群众看着就烦。”近日,湖北鄂州召开全市作风建设大会,市委书记王立在面对全网直播时,痛斥干部作风之弊。(4月12日北京日报客户端)
百家讲: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造成了这么一群“官不大、谱不小”的干部?在笔者看来,一是源于井底之蛙心态,二是源于权力欲支配了灵魂。当这种权力欲支配了他们的灵魂,就会表现在各个方面,接下来自然是,在涉及拍板上难免要搞一言堂,在面对下属和群众上就难免彰显官威。于是才活化出一个个“说话腆个肚子,背着手,哼啊哈的”的“小干部模样”。
有道是,当有这种作风病的干部多了,对基层发展一定是有害的。其他不言,仅他们的井底之蛙心态,就足让他们没有大眼界、大境界。仅他们的权力欲支配灵魂,就足让他们拿掉决策上的民主,并沉迷于人前人后摆谱、耍官威。试问就这样的干部,又怎指望他们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对于这种作风病,光有痛斥远远不够,还必须下决心治。
上级部门在考察和考核这些干部时,既不能凭自己的印象给分,也不能被他们自弹自唱蒙蔽,而是把评价权交给他们任职的那个区域,让他们的下属和当地百姓选择用脚还是用手投票。也唯有这样,这些干部的作风病才会手到病除。 ——王恩亮
“痰”:
湖南省怀化市财政局和总工会近日联合发文,要求从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公务人员工资中扣除“促进消费款”,生成电子消费券,并要求在指定时间内消费。此举因引发争议,当地再次发文要求厅级干部执行、处级干部倡导执行、科级和科级以下自愿。(4月11日新华报业网)
百家讲:
为了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采取措施刺激消费,促进市场早日回暖是本应之义。但如果过于急功近利,眼睛只盯上公职人员的腰包,硬性要求他们必须消费达到一定额度,就不合适了。
鼓励、倡导老百姓适当多消费,本无可厚非。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需要的是政府的“让利于民”,而不是打劳动者的主意。从教师到其他岗位的公务员,他们都应该是消费券的受益者,应该领着政府派发的红包去消费,而不是将自己的工资变成消费券,用自我牺牲的方式来拉动消费回补。而像这样动用行政手段,直接把工资变成消费款,更显得简单粗暴,不得要领。
毋庸讳言,公职人员固然要对社会有责任担当,但他们应有的消费自主权也不应被如此剥夺,否则既影响士气,也无助于拉动消费。要知道,刺激消费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认真统筹、科学决策,不能搞“拆东墙补西墙”,也不能搞标准化摊派、强制性消费。要让人自愿消费、主动消费,这才是真的消费。——吴学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