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名家茶座

从“一张航拍图片的三种解读”说起

本文字数:1517

  □林永芳

那天,一位摄影家同事在群里晒出一张航拍照片——初夏的田野,阡陌纵横,溪河交错,一块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不规则多边形……的田地,各自种着一片片百香果、辣椒、菜豆、葡萄、空心菜等果蔬,大地宛若被分割成了灰色白色褐色深绿浅绿交相辉映的调色板。

面对如此初夏田园图,摄影者慨叹:“恢宏大气的大地之镜!”群里一位媒体人士则立即说:“又可以上学习强国了!”因为,“学习强国”需要大量此类美景图片和视频。而我想到的却是,好一块上等布料!如此清爽养眼的颜色,如此简约写意的款式,若是做成真丝绿长裙,夏天穿着该是何等凉爽……

瞧,图还是那个图,落入不同的大脑,激发的脑电波竟完全不同。人类的思维就是这样,存在着无数的岔路,把你引向截然不同的远方。世界因此而精彩,也因此而变幻莫测。

小桥老树的《侯大利刑侦笔记》中,同样面对至爱之人惨遭谋杀,同样承受永失至亲或永失所爱的深悲剧痛,两个男生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侯大利选择的是“擒凶”——他告别“纨绔子弟”“问题少年”的“旧我”,刻苦读书,考上政法大学刑侦系,成为一个出色的刑警,锲而不舍,致力于揪出谋杀初恋女友杨帆的幕后真凶,“顺便”为无数“李帆”“张帆”们破了案报了仇,使无数人免于遭受自己曾经遭受的痛苦。可石秋阳却选择了不问青红皂白的  “嗜杀”去“泄愤”——他根据案发时一则不负责任的报道,潜心策划,将妹妹被杀现场新闻照片上所有“围观者”连同撰写那则新闻的记者逐一杀死,制造了一连串人间惨剧,使许多人无端陷入他曾经承受的那种痛苦。他成了恶魔,也把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瞧,“硬件”结构相差无几的大脑,装上不同的思维“软件”之后,给自己、给世界,带来的运行后果是何等不同!这就是人的“生理相似性”和“精神的巨大不相似性”。由此,书写着人性的丰富莫测和不可思议。

读末代皇帝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溥仪幼年的  “帝师”陈宝琛,不可谓不博学多才,不可谓不忠心耿耿,可他那枯燥乏味的填鸭灌输,一遇上英文教师庄士敦,立即相形见绌。庄士敦尊重受众感受而“软植入”  的“人性模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对叛逆期少年溥仪造成了深远影响。

可话又说回来,两种  “软件”的“装机竞争”中,之所以庄式最终后来居上,影响力盖过了陈式,固然是因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两者“舒适度”大不相同,可  “后来”的优质软件,就一定能“居上”并装入主机吗?

《三体》中,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脑部手术,“可以使大脑不经思维就作出判断”,一旦做过这种手术,某种理念就会固化于你思维深处,牢不可破。这种手术,被称为  “思想钢印”。比如,倘若你接受了“三体人必将打败地球人”的  “思想钢印”手术,那么无论你看到多少“地球人必胜”的事实,你的大脑都会坚定不移地把你引向“地球人必败”,并据此作出  “投奔三体人”  “帮三体人灭绝地球人”之类的行动选择。

回头再看  “庄士敦理念”之所以还能进入溥仪那早已植入了  “陈宝琛理念”的大脑,或者说,溥仪的大脑之所以还能接受除了“陈宝琛思想”之外的“庄士敦理念”,那是因为当时溥仪尚未被盖上思想钢印啊!就像一株盆景,在被绳索和铁线扭绑定型之前就松了绑,它自然仍可蓬蓬勃勃自由生长。假如溥仪被一直封闭到晚年思想固化之后才遇到庄士敦呢?一看到西洋画册,他脑海里就会立即跳出“奇技淫巧”;一听到庄士敦劝他去牛津大学留学开眼界,他就会立马生出警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个洋人意欲何为?……因为到那时,他的脑回路中已被植入了许许多多的阀门,除了特定的那条道,所有其它岔路都已被安上了牢不可破的铁门,自动屏蔽外界“异端邪说”,所有非经钦定的东西,再也进不去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从“一张航拍图片的三种解读”说起 2020-08-18 2 2020年08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