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敬畏生命

本文字数:1120

  □迂夫子

单位韩女士跟我讲了一个发生在她家小区的事。

春天,一大家子人,有老有小,围在一棵香椿树下采香椿芽。春风骀荡,景色宜人。一家人欢聚树下采摘,无论如何都是春天里的一件幸事。只是采摘现场的画风却相当恶劣。树枝被肆意地折断,残枝败叶落了一地。有一人还用手机跟远方的朋友视频分享,大声喊道:“是香椿,真是香椿!”

韩女士在讲这件事的时候,特别激动,她觉得那一大家子人,没有好好对待那棵树,让人愤怒。从一棵树那儿获取了美食,本来应该对树肃然起敬才对,他们却不珍惜,还折断了树的枝干,这是野蛮的掠夺行为。一棵树也是生命吧?虽然树不会像人一样喊疼,但人是有感情的啊!一棵树向人类奉献了美味的叶芽,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以感恩之心善待它。

这让我一下子想到日本天妇罗大师早乙女哲哉的故事。有一次,日本NHK电视台跟拍一个女孩跟早乙女哲哉学炸天妇罗的纪录片。最后一集,电视台要求女孩亲手炸天妇罗,由早乙女哲哉来点评。女孩炸鱼的时候慌里慌张,鱼在锅里翻了几下就出锅了。一向温和的早乙女哲哉勃然大怒,指责女孩把一条好好的鱼糟蹋了,不仅对捕鱼的渔民、顾客失礼了,更是对鱼失礼了。早乙女哲哉的话让人肃然起敬。敬惜人力物力,对付出劳动的人感恩;视顾客为上帝,把食材用精湛的技术做好,端到顾客的面前,是对顾客的尊敬;尤其不能对一条鱼失礼,因为一条鱼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长成,如果厨师马马虎虎地处理,没有让这条鱼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时至今日,人类经过不断进化,最终成了蓝色星球上名副其实的主宰。别的生命在人类的眼里,便成了低贱之物,它们往往被冠以植物或动物的名头,为人类所享用。所以,人类的词典描述别的生命,往往使用类似的词语:肉可食,毛皮可用,根有药用价值,可以美化环境等等。人类管野生动物叫“野味”,多数人都喜欢猎奇尝鲜,爱炫耀吃过某某野味。

万物有灵,对生命缺乏敬畏感,人类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类实实在在品尝到了苦果。看不见摸不到的新冠肺炎病毒就把人们关在家里几个月不能出门,人类还自诩为“地球的主宰”,真是狂妄自大。其实,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生物群落,人类和其他一切生命都在这个群落里相互依存,形成大大小小无数的生物链,只要人为地破坏其中的任意一条,遭殃的最终都是人类自己。

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们不可分割。所以,我们要敬畏生命,哪怕它是风中一棵树,树上的一片叶芽;我们要感恩生命,哪怕它是砧板上的一条鱼,即将成为我们的盘中餐。正如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中所表达的:我们敬畏生命的出发点,其实不是简单的恻隐之心,而是由生命的神圣性所唤起的敬畏之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 敬畏生命 2021-02-01 2 2021年02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