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
九江银行一则“彩礼贷”电子海报日前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银行表示,该产品未上线,后期也不会上线。目前九江银行已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停职处理,对部门负责人给予记过处分,并就此事产生的不良影响致歉。 (3月21日《辽宁日报》)
百家讲:
或许,涉事银行只是想借“彩礼贷”蹭热点、搞噱头,炒作一番,并没有真要推出该业务的目的。但是如此炒作,恐怕并没有考虑过社会公众的感受,尤其是,没有考虑过适婚男青年的隐痛,没有考虑过相关部门抵制婚嫁陋习的不易。以“彩礼贷”为噱头,推广自己的“新婚贷”或者说“零钱贷”,招揽客户,也失去了商业银行应该追求的价值理念和社会责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银行业务不是想怎么开展就能怎么开展,想怎么创新就怎么创新。其他银行应以此为鉴。
有业内人士表示,“彩礼贷”的出现并不稀奇,之前就有类似的贷款产品,比如,有银行推出了 “婚庆贷”,凡在该行指定婚庆公司,定婚庆费用2万元以上的新人,可向该行进行婚贷;有银行还携手某婚礼管家服务平台推出一款“结婚贷”。在大力明确反对大操大办等婚姻陋习的情形下,这些贷款业务是否在助长婚庆方面的铺张浪费,也需要监管部门调查纠偏。 ——何勇海
“痰”:
上海消费者李先生下载某杀毒软件之后,发现电脑里竟然有“软件管家”“护眼大师”两款软件。李先生认为,自己并没有下载这两款软件,这属于杀毒软件“捆绑安装”的软件。于是,他诉至法院,要求杀毒软件运营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这是全国首例由消费者针对软件“捆绑安装”发起的侵权之诉。(3月20日《工人日报》)
百家讲:
从法律层面来看,如果经营者在提供软件下载服务过程中采用了强制捆绑的方式,则构成对消费者法定权利即知情权及自主选择权的侵害,消费者可据此寻求法律救济;而且,这样的“流氓行径”还会发生擅自获取、泄漏消费者个人信息、篡改消费者电脑系统程序或文件等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所以,消费者当对此加以防范。
针对软件“捆绑安装”不能只靠消费者的防范,强化依法治理很有必要。就目前来看,据专家指出,对此类行为的合法性,目前的法律规则层面缺乏判断标准。故此,这就值得重视起来,通过法律的约束,让软件“捆绑安装”没有空子可钻。同时,也可以通过上述类似的相关判例加强警示,以提升用户的维权意识。
行业自身也应该加强自律。终归来讲,软件“捆绑安装”这一行业丑态,是对市场的干扰。须知,即便不同软件产品的组合下载和安装,可以优化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甚至能够促进软件运营商、甚至是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发展,但其若背离用户的意愿,终究难掩其“吃相难看”的本真面目。所以,对这一“丑态”,就需要行业自身多些抵制。——杨玉龙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