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这鸭头不是那丫头

本文字数:1288

  □刘吉同

近几年,“甘于被围猎”一语常在通报贪官的文本中出现。见得多了,便对“围猎”有了兴趣,想探个究竟。它原指四面合围而猎杀之,我在网上看过几张古代的围猎图,围猎者骑马带箭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包围圈越围越小,最后不要说兔子、黄羊了,就是豺狼虎豹,也只有一命呜呼了。

围猎者之于猎物,要么是弓弩射杀,要么是火铳击之,要么是猎狗撕咬。总之,招招都是要它的命,尔后  “食其肉,饮其血,寝其皮”。假如在动物界搞个“甘于被围猎”的  “兽意测验”,我估计没有一只会  “甘于”,一只也不会有。

那么,贪官何以会“甘于被围猎”呢?——原来“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围猎者也有很多招数,但招招都正中贪官下怀。其一,金钱。民间说“谁嫌钱扎手呀”,曹雪芹说“终朝只恨聚无多”,可见人们都想多有点钱。贪官  “也是人”,也不能  “免俗”,而且在权力的作用下,更想“多多益善”,正像黑龙江龙煤集团副总于铁义所言:“一天不进钱我都心难受”。于是,金钱便成了围猎者手中的重磅和首选武器,且常常  “百发百中”。其二,美色。“岂不爱粉黛”,应该说这是人之常情。唐诗云:“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可能有些夸张,但确也道尽了美色的威力。英国的爱德华八世,更是“不爱江山爱美人”。日本大名鼎鼎的首位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则奉“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为座右铭。民间还有“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说法。青岛北安街道办财政所负责人王凤昭,官不大,但有点实权,这令他“像着魔一样贪图女色”。人性的这一弱点太弱了,围猎者抓住这一点,往往能“一举成功”。其三,享乐。人都有贪图享受的一面,当年的农民有句顺口溜,“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其中就含有享乐的意思。如今有些官(恐怕不少也是农民的后代),行有人送香车宝马,住有人赠别墅豪宅,食有人请豪华大宴,玩有人邀“天上人间”,如此神仙般快活,咋会不“甘于”呢?

岂止是甘于,有的甚至用权力逼使别人来围猎自已。比如“赣南王”史文清,他疯狂向当地商人索取巨额钱财,逼迫下属以不同方式向他输送利益,否则就施以颜色。那些不愿意接受他权色交易的女干部,被他整得很惨,故“在赣南他的女朋友遍地都是”,人们骂他是一个“连畜牲都不如的人”。这种逼人围猎自己的“典型”,恐怕不仅仅只是一例。

甘于被围猎也好,诱使和逼迫别人围猎也罢,皆源于围猎能给自已带来巨大利益和享受,若是像前之那样要的是其项上脑袋,同样不会有一人“甘于”,相反,只会拼命反抗;皆源于人性的软肋,自私和享乐是人的本性,人性很软弱,常常一攻便破,直至溃不成军,例子俯拾皆是,就不说了;皆源于贪官手中的权力,权力啊权力,掌其者即便是个丑八怪,也照样会“赢得”很多美女的“芳心”。其实人们心里明镜,爱的不是人而是权,通过围猎其人达到围猎其权的目的。你见过围猎者拿着金钱和美女,去围猎普通百姓的吗?没有,因为根本不可能有。可见要阻止这种围猎,必须重点看管好权力,在权力与利益之间,筑建一道铜墙铁壁,使之无法或很难逾越。或许到这个时候,“甘于被围猎”的时光就会像王小二过年那样一年不如一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这鸭头不是那丫头 2021-06-08 2 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