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由:
近日,有人在微信群里发送信息称,“人民文艺家协会会员,开通推荐办理,名额有限,需要办理的画家、书法家、作家、诗人抓紧了……”据称,入会无须文学成果,缴纳580元会费即可。记者调查发现,民政部门并无该组织的登记信息。(11月14日《北京青年报》)
百家讲:
早在2018年,国家民政部会同公安部联合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集中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依法处置了非法社会组织1.4万余个,此后打击整治工作转为常态化治理。据报道,仅今年以来,民政部先后公布了多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依法关停了多批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其新媒体账号。同时,各地民政部门也始终对非法社会组织保持高压打击状态。
仅仅依靠曝光、取缔、关停等打击和整治手段,难以对非法社会组织形成有效震慑。打击非法社会组织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有必要像打击电信诈骗一样,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对非法社会组织来个釜底抽薪,揪出其背后的“捧场者”。
今年3月,民政部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的通知》,对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设施和场所、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提出明确要求,意在从方方面面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同时,该通知指出,有关部门要探索建立健全对非法社会组织责任人的信用约束机制,推进实施信用监管和惩戒。
找准了非法社会组织的“七寸”后,落实到位无疑就成了关键。相关部门不妨顺藤摸瓜,看看哪些单位和个人为“人民文艺家协会”提供了相关便利和支持,并依法依规处理,同时对非法社会组织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使其“寸步难行”。 ——陈广江
事由:
近日,北京首支交通运输行业网络执法队伍揭开神秘面纱。这支去年刚成立的队伍,在疫情防控、网约车监管、旅游车监管、化学危险品运输监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1月11日《北京日报》)
百家讲:
交通网络执法不限于传统的电子眼拍照,可以通过监管信息系统数据间的综合比对,从海量数据中自动发现违法线索,进一步调查核实后,给予违法当事人行政处罚,无疑为治理网约车非法营运现象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有些城市网约车非法营运现象为何屡禁不止?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治理的技术手段还没有及时跟上,一些不守法者有蒙混过关、逃避处罚的侥幸心理。
治理非法营运网约车现象,需要执法机关依法严厉惩处,更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作支撑。交通运输行业网络执法队伍能进一步加大城市交通管理执法力度,不仅是治理非法营运网约车,在治理交通拥堵,保障车辆通行等其他方面也能进一步升级技术手段,消除一些违反交通法规者逃避处罚的侥幸心理,探索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执法管理的新模式。 ——周家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