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荔
最近因为一波“回忆杀”看起了《披荆斩棘(第二季)》,起初听到评价说这一季的阵容简直是“披荆斩棘的TVB”。于是,带着“吐槽”的心态看了初舞台,却直想说一句“失敬”,杜德伟、温兆伦、苏有朋、任贤齐、郑钧、信……光是这几位就足以勾起80后太多的回忆,谁没听过他们的歌或看过他们的剧?每个人都有脍炙人口的经典代表作,大街小巷,耳熟能详。而就算相较他们年轻一点的“哥哥”,如吴建豪、林峰、吴卓羲、潘玮柏、张震岳等等,也都是用作品伴随了我们大把时光的艺人。甚至有网友说,看到苏有朋就理解了“王心凌男孩”的狂热……
然而,就像一直以来网友们评价的,不知是不是节目的剪辑效果, “哥哥”的处境没有“姐姐”那么难。还记得第一季“浪姐”,到了所谓“尴尬”年纪的女艺人们为了舞台效果不断突破自我,最终绽放的光芒让人惊艳。这样有态度、有精神的“姐姐”怎能不被大家喜爱?相对而言,节目组想要传递的“披荆斩棘”精神,目前却没显示出期待的效果,这季还总是突出所谓的“反卷”。可“哥哥”真的躺平了吗?并非。有的“哥哥”经验丰富,对表演游刃有余不假,但在面对作品时,他们也不是真的“表面功夫”,还是相当认真,用专业的态度创作,甚至为了呈现心目中的舞台效果大胆尝试了一把,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一定程度上也是走出舒适区的表现。
“哥哥”的自律、敬业、专业、对自我高要求,还有愿意分享、传承、提携新人……这才是精神内核吧。男女性别不是引发大家对比、对立的根源,节目表达的内涵才是。如果节目呈现的效果是这边一群“哥哥”靠“吃老本”就轻轻松松获得好评,这让隔壁辛辛苦苦的“姐姐”情何以堪?怕是只能打打感情牌,走煽情路线了。
只靠“回忆杀” “情怀杀”很难支撑一档想长期发展的节目,而华丽的舞台也难掩音乐综艺、真人秀两不靠边的尴尬。参加节目的艺人想要“翻红”还得拿出一些真本事。之前的节目里,张震岳贡献了金句“上坡要努力,下坡要开心”,从节目效果来看也是如此,要么靠“哥哥”的“卷”吸引观众,要么凭态度折服众人。如果哪哪都不行,又凭啥让观众买账呢?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