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周末博客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本文字数:786

金勇

这是一个追求认同的时代,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纷纷站队,时刻进行着非此即彼的攻讦。而在各种聊天群里,尤其是以社交为目的而非工作、学习、商业型的群里,不同的声音常常意味着迟早会被踢出群。微博上,各种骂战的目的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寻找真相或真理,更多是发泄不满、报团取暖,甚至党同伐异。

然而,这本应该是一个追求不同的时代。

世界那么大,选择那么多,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独属于自己的精彩。即便是你之蜜糖,我之砒霜,那也只是笑笑摇摇头,敬谢不敏罢了。又何必非要争个输赢呢?就如月饼的“五仁党”饱受善意的嘲讽,但蛋黄、火腿月饼同样未必是我的好啊。或许怀旧的我更喜欢老牌的“自来红”  “自来白”,如此“粗糙”的口味当然登不上大雅之堂,但下里巴人也可以有最俗气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本身何来高下之分呢?

大自然有了生物的多样性,才变得如此的瑰丽多姿,再通过层层进化繁衍生息,给予了地球更强大的生命力。文化、声音、观点同样如此,尤其是这类形而上的精神范畴,更需要不同来引发碰撞,再推动人类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

只要在这种碰撞过程中,矢量的大方向不偏离良善,思想行为的准则不触及法律的底线,就没有必要强行“一刀切”分个对错。更何况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寻求各方面一致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而只求同,不能存异,如此的交际圈子只不过是“集体无意识”的社会性体现,其核心在于牺牲他人的个性,以达成某种程度的“同”,这样的认同感又有何意义呢?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这是古代先贤对君子的要求,但其实也是个人在社交过程中所应恪守的准则。不强求他人同意自己的意见,这是对人基本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或许,如此的思维已经不太适合某些网络社交群体,甚至带有批判性的言辞换来的只会是键盘侠一阵乱“喷”,那就只能敬而远之,安安静静过好自己的日子,比啥都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周末博客 B04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2022-09-09 2 2022年09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