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敏
最近开始了一年一度的“3·15特刊”筹备工作。策划选题的过程中,结合自己作为一名消费者的亲身经历,我发现消费者维权是个你进我退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再坚持。
因为两只眼睛近视度数不同,我在网购隐形眼镜时通常是分两次下单。在一次购买某品牌隐形眼镜时,商品页面明确标注了下单即赠送护理液,但我收到货后,却发现两个包裹中,只有一个包含赠品护理液。当我找上客服,说明情况后,客服却表示,每个ID限领一份赠品。然而翻遍了整个商品页面,商家并没有明确标注每个ID限领一份赠品,也就是说客服所谓的限领一份说法不过是在搪塞消费者。直到我指出这一点,客服才表示会补发一份护理液。
还有一次我为家人购买的小米11手机突然黑屏死机,送去小米售后服务中心检测后,小米给出了刷机的解决方案。然而刷机后不到2个月,手机再次黑屏死机。直到手机这次出现问题,我才发现自己的经历并非个例,小米11系列手机大批出现主板、W IFI被烧等问题。
在了解到小米内部出台了“若遇手机(不开机-黑屏无显示不识别端口)三级故障,给予更换全新套机支持”的规定后,我决定要求退货退款,或者更换新机。但面对我在公司已有政策支持下的合理诉求,小米客服先是坚称手机只能维修,后续又表示可以再送上一份价值200元的礼品。经过反复寸步不让的沟通,客服才表示如果检测出确系手机主板有问题可以更换一部同型号新手机。
这两段维权经历中,但凡有一丝退缩,我的合法权益都不能得到维护。
一些企业就是抓住了消费者怕麻烦的心理,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实在不行再按法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以此降低违约成本。如此往复,最终的受害者还是消费者。
所以说,消费者维权一定要合情合法合理地坚持再坚持,不给企业的不良行为留下空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