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法学院

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法学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中国政法大学立项数位居“五院”之首

朱非

本文字数:1587

  □  记者  朱非

  9月5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的公示》,409个法学项目拟获立项,包括33个重点项目、193个一般项目、161个青年项目和22个西部项目。中国政法大学今年立项数达25项,位居传统“五院四系”之首。

  传统法学“五院四系”高校立项数简析

  近四年来,在传统的“五院四系”中,中国政法大学每年立项数均保持在20项以上,今年立项达25项,位居传统“五院四系”之首;华东政法大学近年来立项数在11--13项区间波动,今年斩获12个项目,位列上海第一;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与2023年连续两年立项19项,近两年有所下降,今年立项数为11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立项数在2023年达到高位14项,今年下滑至6项;西北政法大学近年来立项数均在10项以内,今年为4项。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大学近四年立项数呈现持续递增态势,从2022年的2项增长至今年的6项。与之相反,吉林大学立项数则呈现持续递减趋势,在2022年达到高位10项后,今年下滑至3项。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近四年立项数变化不大,保持相对稳定,今年立项均为6项。

  上海三个法学项目获得重点项目立项

  今年上海入选的法学项目共44项,其中有三个法学项目获得重点项目立项,与去年保持一致,分别是华东政法大学姚明斌教授的“面向体系与实践的中国民法方法论研究”和李翔教授的“国家安全执法司法能力现代化研究”,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范进学教授的“新时代中国宪法解释实践探索及其理论阐释研究”。

  除两个重点项目外,华东政法大学还有6个一般项目和4个青年项目获立项。其中,6个一般项目分别为“严重精神障碍者暴力风险的法治化治理研究”(孙大明)、“生态环境标准的司法功能研究”(陈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标识制度研究”(于波)、“股权的法律属性及其在公司法中的体系效应研究”(钱玉林)、“不起诉裁量标准的体系化构成及限度研究”(王戬)、“罗斯科-庞德手稿档案中的中国法问题研究”(王婧)。

  上海入选的一般项目涉及诸多新兴领域

  今年上海入选法学年度一般项目共27项,占比将近14%,来自本市11所科研院校,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涉外法治、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展现出社科研究的与时俱进。

  与去年相比,华东理工大学实现了零的突破,有3个一般项目入围,分别是“我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履行评估制度构建研究”(任虎)、“中国能源绿色转型法律机制研究”(董溯战)、“人工智能辅助创新对专利制度的挑战及我国应对研究”(张晓东)。同时,入围3项的还有上海政法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分别是上海政法学院的“脑机接口介导行为归责难题与刑法应对研究”(刘军)、“类型化保护理念下医疗数据泄露的刑法梯度规制研究”(郭晓红)和“数字时代经济制裁的合法性边界与反制路径研究”(张亚楠);复旦大学的“分工、配合、制约”诉讼体制演进研究(1954-2024)(刘忠)、“我国涉外刑事诉讼中的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统筹问题研究”(朱丹)和“近代法学教育与国际法学人的档案整理与研究”(陈立);同济大学的“数字法院背景下民事诉讼当事人‘权利-责任’体系优化研究”(罗恬漩)、“人工智能大模型对开源软件著作权保护范式的挑战与应对研究”(张韬略)、“知识产权严格保护背景下加重赔偿威慑制度的实证检视与优化研究”(蔡元臻)。

  此外,还有三所高校各有2个一般项目入选,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的“非具身人工智能侵权困境的体系性化解研究”(林洹民)和“著作权法兜底条款的差异化价值定位与开放限度研究”(曹博);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中国主权贷款的补贴属性及其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研究”(王海峰)和“人工智能营运者的过失犯归责研究”(涂龙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涉外法治框架下中国实施WTO  投资便利化协定研究”(陶立峰)和“中国税法域外适用的体系化研究”(王家俊)均获一般项目立项。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2中国政法大学立项数位居“五院”之首 朱非2025-09-17 2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