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叶荷
通讯员 陈宇
一步单车走天下的执行好手姒望山,能文能武的军转干部楷模叶建国,融化冰雪的调解高手徐玉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闵行区人民法院先后产生了3位不同时期的全国法院系统模范。五一前夕,该院以第三代劳模徐玉弟名字命名的“徐玉弟工作室”揭牌成立。近日,在劳动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闵行法院,探寻法院劳模的成长故事。
吴艳作为法院的“新兵”,从大学一毕业就走上了执行岗位,至今才2年不到。
“作为新人,虽然经历了各种岗位培训,但是真正面对当事人,我还会很紧张,特别是今年初第一次接待当事人,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的案子,当事人较多,性格不同,我心里没底,就怕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吴艳说。
得益于劳模文化的多年耕耘,传帮带思想在闵行法院根深蒂固,看到吴艳发愁又不好意思开口的样子,前辈们纷纷把面对当事人的经验倾囊相授。
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牟鹏,原来从事审判工作的他通过行政岗位“实习”,目前已成长为闵行法院政治部副主任、团总支书记。以前,法院政治部从审判部门抽调人员来进行材料撰写,当时的牟鹏特别崇拜院里的3位劳模,就主动报名参加,没想到这个岗位很适合他,这一干就到了现在。
“徐玉弟工作室”成立后,将是闵行法院人才培养品牌战略的进一步提升,工作室将分流简易批量案件,主动承办疑难案件,把最难啃的“骨头”留给自己,“在工作室,干警将长期面对机遇与挑战,是干警成长的‘磨刀石’。”徐玉弟说。
据悉,工作室将通过一个又一个疑难案件,培养干警对业务技能的精雕细琢、对析法明理的极致追求、对法律梦想的专注坚持,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新一代法律人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