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对教育类APP涉黄乱象不能听之任之

本文字数:1260

  □吴学安

为了帮助孩子学习,张先生去年给8岁的女儿买了一台步步高家教机。就在前不久,他发现家教机里一个名为“小肚皮”的APP软件中,竟含有不适合孩子观看的“成人内容”。就此,步步高教育电子有限公司客服回应称,“小肚皮”APP是第三方软件,目前已经将该软件下架。“小肚皮”APP工作人员则表示,类似问题可能是审查疏忽导致,将组织技术人员尽快处理(7月5日《北京青年报》)。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首次“触网”人群的年龄逐渐走低。对于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的未成年人来说,网络世界既有“诗与远方”,也危险四伏。如何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干净、晴朗的网络空间,成为社会关切的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要尽快构建并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制度,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管力度,绝不能让网络空间变成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外之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APP的功能和分类更加多样。此前,央视新闻曾就“中小学生学习类APP”中出现涉黄内容乱象进行了曝光。近段时间以来,重庆、广东、北京等地的家长又反映,学习类APP的乱象卷土重来,不少学校推荐使用的作业APP成为了网络游戏的藏身之所。

据媒体报道,一些针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类APP中,某些内容存在各种性暗示的荤段子、大尺度的涉黄图片以及“小黄文”。如何规范学习类APP,如何净化网络学习空间,首先要求发布APP的企业自身必须具备相关教育培训行业资质,其次还要遵守互联网行业的规定,保证内容安全、健康。

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度越来越大,有害信息也借助网络更快更广地传播。由于成本低、监管难,使得网络成为淫秽色情信息的重灾区,“黄毒”等有害信息,俨然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其对青少年的毒害是不言而喻的。来自警方的数据,被抓获的青少年犯罪当中,有近80%的人通过网络受到诱惑,这些人因为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或者受到网络有害信息的侵蚀而误入歧途。现在学习类APP捆绑上学校作业,让家长们亦喜亦忧。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是好,但APP里五花八门的附加物竟与荤段子、小黄文结伴,让孩子们学习的内容变了味,不免让人担忧孩子们会受到腐蚀。

对于学习类APP,我们不能禁止学生使用,但一定要理性、合理使用,更要警惕有害信息的侵蚀。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监督,帮助孩子们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免受有害信息的危害。

通过学习类APP完成学校的作业,本身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但其中哪怕有少量的“污垢”也会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学习类APP良莠不齐是当前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难题,随着此类APP泛滥,加之缺乏必要的监管,要想净化孩子们的网络空间,关键在于对于一些开发者“逐利营销”模式施以重拳,形成强大的治理力度,要让孩子们免受有害信息的危害。

打赢网络有害信息攻坚战,除了行业自律,社会责任,重拳出击,严厉查处外,更重要的在于斩断网络有害信息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才能真正净化孩子们学习空间,让孩子们在纯净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对教育类APP涉黄乱象不能听之任之 2020-07-07 2 2020年07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