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琦
随着第一次“就地过年”的圆满结束和新冠疫情的再次趋缓,旅游市场又会重新恢复热闹兴旺的景象,游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对市郊、江浙一带的短途游热情又会重燃。说实话,新冠疫情对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重创令人始料不及,旅游界期待着旅游业的春天重新到来。
自去年正式退休后,我有了大把闲暇的时间可以和同学朋友外出旅游。去云南、重庆、山西等地首选当然是飞机,而江浙一带的短途游基本上就坐旅游大巴。中学同学阿耀是个热心人,他曾当过兼职导游,游览信息多,经常组织大家去江浙一带两、三天旅游,且价廉物值,如去安徽亳州只消300多元。阿耀热情地邀我同往,我也欣然参加。但我发现每次旅游大巴停靠的地点都不相同,当然前往的目的地也不相同。刚开始在上海博物馆南门武胜路附近、上海大剧院黄陂北路附近,然后是镇坪路地铁站附近、河南中路福佑路停车场、中山公园龙之梦附近等。尽管停靠的地点不同,但无一例外地都是游客汹涌,场面混乱,旅游大巴横七竖八地随意停放,如果同时停靠数十辆旅游大巴,而游客又候分克数地姗姗来迟,那老年人恐怕真要急得性命交关。
更有甚者,游客其实早已来到集合点,引颈盼望,导游也耐心告诉游客旅游大巴已经来了,只是未到时间,司机在外面兜圈子,害得游客在寒风中叫苦不迭。阿耀告诉我,这是因为这些停靠点只是在马路边上,不是正式停车场,司机怕警察开罚单,所以只能等游客来齐了,大家才能一哄而上。不付停车费的旅游大巴必须在7点钟之前开走,否则警察就会过来干涉。果真,有一次和中学同学去浙江江郎山旅游,旅游大巴停靠在汉中路741公交终点站旁,说好7点出发,却因为等人稍迟了些,车刚开到梅园路口,就被警察拦了下来,罚款200元,司机心情大坏,旅游大巴很晚才到了江郎山。
对此,我很有些疑惑和不解,上海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天到上海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当然也会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出城旅游,有关部门理应为外出旅游的大巴车提供合理有序的停车场或停靠点,这些地方要靠近地铁或公交站点,以便游客便捷来回,而绝不能停在哪里算哪里。有了固定停车场或停车点,当然应该收一定的停车费,这笔费用可以平摊到游客身上。如此司机不必盲目地耗油兜圈子,游客也无须苦等、找车。一次美好的旅游出行,往往会被寻找车辆、焦急等待而大打折扣,其实算下来停车费还真没几个钱,何必呢?如果说上海滩寸土寸金难找固定停车场或停车点,那也应该由权威部门划定合规的临时停车场或停车点。我想如果每次都让旅游大巴司机胆战心惊地东停西靠,也太有损于大上海“海纳百川”的形象了吧?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