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多管齐下化解“申诉困境”

本文字数:903

  □王丽美

不少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反映,他们会收到部分顾客的不合理投诉,以及平台因此作出的“不由分说”的处罚,但难有申诉成功的机会,陷入了“申诉困境”。(10月14日《工人日报》)

夹在平台与客户之间,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往往两头受气,被差评、被罚款是家常便饭,而依照平台规则,他们想获得更多的指派单,提升等级非常重要,但差评和处罚则是提升等级的障碍,直接影响系统的派单,由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申诉困境”无疑加大了其劳动强度及职业压力。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两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长。2020年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达8400万人,其中大量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遭投诉被差评就罚款罚积分,申诉难成功,以罚代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合理诉求的表达渠道遭遇严重“梗阻”。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因其就业灵活性、开放性而备受欢迎,他们的辛勤劳动也给社会生活增添了巨大便利,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便民众生活作出了很大贡献。虽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用工协议方式有新的变化,但改变不了其“劳动者”的身份和性质。针对劳动市场的新变化,给所有劳动者提供保障,当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当下,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申诉困境”,各级工会不妨发挥职能作用,代表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和资方谈报酬、劳动保护等议题,通过集体协商的路径,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畅通诉求表达渠道,让其拥有更合理的诉求表达机制,让他们的声音能被平台、监管部门及大众所听见。

政府有关部门要与时俱进,及时顺应职工队伍新变化,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加强基层劳动者的制度保护,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劳动就业、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而平台企业和外包企业应当主动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逐步探索、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用工管理,厘清多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稳定员工队伍,提升服务档次,更好地推进企业向好向上发展。劳动者也要加强法规学习,提高全面素质,勇敢维护权益。多管齐下化解“申诉困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多管齐下化解“申诉困境” 2021-10-19 2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